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也。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827  浏览:

【原文】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也。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①,然后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不应。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鞅掌:事务繁杂。

【问题】
    8.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修身笃学,自汝得之    笃:重视,专心
    B.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稼穑: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生产劳动
    C.耽玩典籍,忘寝与食    耽玩:潜心玩味
    D.自表求帝借书    表:表达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何尔鲁钝之甚也    甚矣,汝之不惠
    B.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C.当之官,人劝谧饯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甫谧原来不好学,游荡无节制,经过叔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诲,终于受到感激,从此勤学不辍。
    B.有人规劝皇甫谧追求美名,到官府广交朋友,皇甫谧则认为身处田园也可享受尧舜的思想,不必因看重名利而走向仕途。
    C.皇甫谧与梁柳有亲戚关系,当梁柳要去就任城阳太守的时候,有人劝皇甫谧为梁柳饯行,而皇甫谧仍然遵守古人的做人之道:贫者不把酒肉作为礼节。
    D.官府、相国和皇上都多次征召皇甫谧出来做官,皇甫谧都没有应召。在皇上下诏敦促催逼不止的情况下,皇甫谧上奏不做官,结果不但被允许,还赐给一车书。
    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
    (2)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3)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参考答案】
    8、D(表,上书)
    9、A(代词,如此,这样;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介词,用来C、动词,去,到D、介词,被)
    10、D(赐给一车书,是指另一次上书)
    11、(1)《孝经》上说:“(虽然每天)用牛、羊、猪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关键词“养”、“犹”、句意各1分)(3分)
    (2)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分明是被上天所预定所掌握的呢!(关键词“道”、“悬”、句意各1分)(3分)
    (3)现在(他)当了郡太守却(要用酒宴)为他饯行,这是看重城阳太守的官职却看轻了梁柳本人,难道这符合古人的为人之道吗?这不是我心安的做法。
    (关键点:“贵”、“贱”、“岂……?”)(3分)
    附:参考译文
    皇甫谧,字士安,幼年名静,是安定朝郡人,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皇甫谧出生后即过继给他叔父为子,随叔父迁居新安。他到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终日无节制地游荡,有人以为他呆傻。曾经得到一些瓜果,即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说,‘虽然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你今年近二十,眼睛没有阅读过书本,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我。”因此叹息说:“从前,孟轲的母亲迁居了三次,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参的父亲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所以你才会如此鲁莽愚蠢吗!修身立德,专心学习,是你自己有所得,我能得什么呢!”于是面对皇甫谧涕泪交流。皇甫谧深受感动,并激发了他的志气,于是到同乡人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他家很贫穷,要亲自耕种,每每带着经书去干农活。于是广泛地阅读了国家的重要文献和诸子百家学说。他性格沉静,很少欲念,开始有崇高的志向,就以写作为事业。自己号称玄宴先生。著有《礼乐》《圣真》的论述书。后来得了风痹症,仍不停地阅读和写作。
    有人劝皇甫谧多和达官贵人交往,以博得好名声。皇甫谧认为隐居田里也享有尧舜之道的美名。又何必结交达官贵人,为公事忙碌,然后得到名声呢。
    于是皇甫谧没有去做官。他潜心玩味经典册籍,甚至废寝忘食,故当时人说他是“书淫”。有人告诫他,过于专心将会耗损精神。皇甫谧说:“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是被上天所预定所掌握的呢!”
    城阳太宗梁柳是皇甫谧父亲堂姊妹的儿子。当梁柳要去阳城赴任时,有人劝皇甫谧为他饯行。谧说:“梁柳未做官时探望过我,我都不出门迎送,吃饭也不过盐菜之类,贫穷的人不以酒肉来招待。现在他当了郡太守而以酒宴为他饯行,这样做是看重城阳太守的官职却看轻了梁柳本人,难道这符合古人的为人之道吗?那样做,我的心会不安的。”
    当时魏郡守曾召他充任上计掾,也曾举荐他为孝廉,景元初,相国也曾征召他,但皇甫谧都不赴任。从那以后魏武帝屡次下诏督促逼迫出仕朝廷,皇甫谧上书自称草野之臣,皇甫谧的恳切言词,终于获得了准许。自己上书给皇上要求借书。皇帝送他一车书。泰康三年去世,时年六十八岁。皇甫谧著诗文甚多,皆为世人所重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
  • 下一篇: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霸少学律令,喜为吏。以廉称,察补
  • 【推荐文章】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韩信

    【原文】 韩信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①、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

  • 放鹤亭记

    【原文】 放鹤亭记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

  • 班超

    【原文】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 超然台记

    【原文】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

  • 游黄山记

    【原文】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

  • 【最新文章】

  • 上梅直讲书
  •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少好学,仕郡奏
  •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
  • 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前任罢日,游甘露
  • 梁材,字大用,弘治十二年进士,勤敏有异政。
  •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
  • 梁丘据死
  • 杜重威,朔州人也。安重荣反,重威逆战于宗城
  • 短文三章甲(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
  • (段)太尉①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②以副元
  • 武昌九曲亭记
  • 武侯谓吴起曰“今秦胁吾西,楚带吾南,赵冲吾
  • 西湖七月半①
  • 杨继宗
  • 杨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