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霸少学律令,喜为吏。以廉称,察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828 浏览:
【原文】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霸少学律令,喜为吏。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后擢为扬州刺史。
三岁,宣帝下诏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帅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
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居,所问不敢有所隐。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其识事聪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
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后数月,征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为相五岁,甘露三年薨,谥曰定侯。
(选自《汉书·循吏传》)
【问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察补河东均输长 察:把握机会
B.为丞,处议当于法 当:适合,得当
C.以刑罚痛绳群下 绳:约束
D.及务耕桑 务:从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 ②治为天下第一
B.①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 ②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
C.①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②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
D.①处议当于法 ②时上垂意于治
7.下面四组,全都表现黄霸“循吏”特点的是( )
①处议当于法,合人心
②严酷以为能
③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
④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
⑤力行教化而后诛罚
⑥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霸自幼学习法律,且喜欢为官。曾先后在河东河南担任官职,廉洁自守,受到百姓的爱戴。
B.黄霸多方了解情况,御下有术,下属官员以为黄霸知道自己的底细,对他非常忠实。
C.黄霸做颍州太守时,让长辈们率领着伍长,到各属县宣传皇上的诏令,用来告诫人们多做善事防止奸邪。
D.黄霸执法宽缓平和,不同于当时俗吏严酷苛刻,后来得到宣帝的赏识,被授予廷尉正的官职。
9.断句和翻译。(3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
(2)翻译下面语句(7分)
①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4分)
②种树畜养,去食谷马(3分)
【参考答案】
5.A.【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6.B.【都是介词,“因为”。(A.①“为……所”搭配表示被动;②动词,是;C.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并列D.①“跟”“与”②“在……方面”)】
7.A.【“循吏”指的是守法而处事合于公理民心的官吏。②是当时俗吏的行为。④⑥是说他的精明难测之处及对坏人的震慑作用】
8.C.【“到各属县宣传皇上的诏令”不合原意】
9.【(1)断句: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错1-2处扣1分,错3-4处扣2分,错5处不得分。在“者”后面停顿不算错)(2)翻译:①黄霸为人观察入微,心思敏捷,又通晓法律条文,然而性情温和善良懂得谦让(“明察”“习”“文法”“让”各1分)②种植庄稼果木饲养家畜,减少吃粮的马匹(“种树”“畜养”“去食谷马”各1分)】
【参考译文】
黄霸字次公,是淮阳阳夏人。黄霸自幼学习法律,向往做官。他因廉洁著称,被考察增补为河东均输长,又被考察评为廉能而担任河南太守丞。黄霸为人观察入微,心思敏捷,又通晓法律条文,然而性情温和善良懂得谦让,很有智慧,善于组织调度下属。他做太守丞,处事议论都合乎法律,投合人心,太守非常信任他,官吏百姓(都很)爱戴他。
昭帝即位,年龄很小,大将军霍光掌权,大臣们争夺执政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划作乱,霍光杀掉他们之后,就遵循武帝时的法度,用刑罚严厉地惩治下属,因此一般的官吏都崇尚严酷的刑罚作为能事,但是唯独黄霸以宽和成就名声。适逢宣帝即位,他在登基前就了解到百姓苦于官吏的严酷,听说黄霸执法公平,召升黄霸为廷尉正,后来提拔他为扬州刺史。
到第三年,宣帝下诏将贤明善良考核为上等的扬州刺史黄霸任命为颍川太守,俸禄按照二千石对待。当时皇上立志于国家的安定,几次颁布皇恩浩荡的诏书,官吏没有奉旨宣告百姓。太守黄霸为此事选择了贤良的官吏分派到各属县去宣告皇上的诏令,让百姓全都知道皇上的意图。让地方官吏都蓄养鸡和猪,用来赡养鳏寡贫穷的人。然后制定条令,安排长辈们率领着伍长,在民间颁布施行,用来告诫人们多做善事防止奸邪,此外还有从事耕种养殖,节约物品用度增殖财富,种植庄稼果木饲养家畜,减少吃粮的马匹。
他曾想了解民情,就选择了一位上了年纪的廉洁官吏派他去,嘱咐他不要泄露机密。官吏外出后,不敢在邮亭住宿,在路旁吃饭,乌鸦抓去他的肉食。有个想到府上报告事情的百姓正好看到了这情形,黄霸和他谈话的时候他提到了这件事。过了些时日官吏回来拜见黄霸,黄霸迎接慰劳他,说:“你太辛苦了,在路边吃饭却被乌鸦抢去了肉食。”官吏非常吃惊,以为黄霸全都知道他的起居,对所问的事情不敢有所隐瞒。鳏寡孤独者有死了没被安葬的,乡里的官员呈文告知,黄霸都给分别处置,某个地方的大木头可以做棺木,某个邮亭有小猪可以用来祭祀,官吏前去办理都像他说的那样。他了解事情见闻清楚细致到了这种程度,官吏百姓都不知道他用的是什么办法,全称赞他神通英明。奸邪的人都离开他的辖地到了别的郡县,窃贼和强盗日益减少。
黄霸大力推行教化,不看重刑罚。因为外表宽厚内心清明,得到了官吏和百姓的爱戴,户籍人口每年都在增加,治理状况是天下最好的。过了几个月,皇帝征召黄霸作太子太傅,升至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替丙吉作了丞相,被封为建成侯,享有六百户食邑。做丞相五年,甘露三年死去,被谥为定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