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六赞府性爱兰,购兰数十盆,皆有品目,躬自培植,不假手于奴
作者:未知 文章ID:29865 浏览:
【原文】
嵇六赞府性爱兰,购兰数十盆,皆有品目,躬自培植,不假手于奴隶。春时方寒,置密室中,犹惧其冻。炽炭于旁,不敢施勺水。箭才寸许,虑其或僵也,时以指消息之。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乾则以水灌之,笑曰:“是乌知养兰之道乎?”归,视见弥谨。
无何,兰渐萎。赞府悒怏累日,深恨护持之未至也。再出见人之兰,则浓色可掬,蕊苕苕将放矣。乃大恚,语予曰:“吾今而后知兰固天下之贱卉也。吾护之如头目,爱之如兄弟,得兰之性者宜莫我若矣,乃反不如他人之荣。是岂足为品之贵乎?”
予曰:“此非兰之贱,乃子不得其贵之之道耳。兰号国香,其质固草木也。草木则有草木之性,子乃以己之性为兰之性,岂兰之所欲哉?名为爱兰,其实害之。子未阅淮南之言乎?爱熊而食之盐,爱獭而饮之酒,虽欲养之非其道,子之于兰,得毋类是?子但时其风雨燥湿而已,其他无事屑屑也。”赞府曰:“果如是乎?吾姑试之。”明年,兰大盛。
今夫偏于爱,意非不善也。一不当而弊已若此,况以戕贼为心哉?(选自张云璈的《养兰说》)
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节选自陶望龄的《养兰说》)
【问题和参考答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恨护持之未至也 至:尽心、到位
B.虽欲养之非其道 道:规律
C.然叶日短,色日萃 萃:精粹、精华
D.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 识:懂得、知道
答案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躬自培植,不假手于奴隶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①爱熊而食之盐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乃子不得其贵之之道耳 ②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
D.①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答案A
3.下面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出嵇姓县官与陶望龄养兰不得要领的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
A.①得兰之性者宜莫我若矣
②误者子之术也
B.①以己之性为兰之性
②固而溺所闻
C.①炽炭于旁,不敢施勺水
②奥腐之极,复为神奇
D.①欲养之非其道
②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
答案B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嵇姓县官过于溺爱兰花,大有杞人忧天之势,叶尖才一寸来长,便担心它可能僵硬,经常用手碰它,了解它的情况。
B.在嵇姓县官的呵护下,兰花不仅不旺盛,反而渐渐枯萎。这个县官就一气之下大骂别人的兰花。
C.陶望龄从自己养兰的经历以及与别人的交流中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凡是所谓有动物不吃东西,有草木不喜泥土的说法,都是胡说。
D.两则有关养兰的故事虽说阐释的道理不尽相同,但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人们立身行事要尊重事实,尊重规律。
答案B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护之如头目,爱之如兄弟,得兰之性者宜莫我若矣,乃反不如他人之荣。
译文:
(2)今夫偏于爱,意非不善也。一不当而弊已若此,况以戕贼为心哉?
译文:
答案(1)我像呵护脑袋眼睛一样地呵护它,像对待兄弟一样地爱它,了解兰花习性的(人)也没有如我的,(我的兰花)却反而不如别人的茂盛。(2)偏爱,用意不是不友善。一不小心就会有像这样的弊病,更何况有伤害之心呢?
【参考译文】
(有个)姓嵇排行第六的县官生性喜爱兰花,买了几十盆的兰花,都是有(名的)品种,(他)亲自栽种并细心管理,不要仆人动手。春季还寒冷(时),(他将兰花)放在密室里,还怕它冻着。在旁边烧起木炭,不敢浇一勺水。叶尖才一寸来长,便担心它可能僵硬,经常用手指碰它,了解它的情况。他出门看见别人所养的兰花,放在(外面)风吹日晒,干了就用水浇它,笑道:“(你们)哪知道养兰之道啊?”回家,看护更加小心。
不久,兰花渐渐枯萎。县官抑郁了几天,非常后悔,(认为自己)呵护它不够尽心。再出来看见别人的兰花,却(发现人家的兰花)颜色很浓,好像能捧起来,花蕊高高地将要绽放。(他)就非常怨恨,对我说:“我从今天开始知道兰花本来是天下的贱花啊。我像呵护脑袋眼睛一样地呵护它,像对待兄弟一样地爱它,了解兰花习性的(人)也没有如我的,(我的兰花)却反而不如别人的茂盛。这兰花难道值得被称为名贵品种吗?”
我说:“这不是兰花贱,是您不懂得珍惜它的方法啊。兰花称为国香,它的本质就是草木。草木就有草木的习性,您却把自己的习性当做兰花的习性,这哪是兰花所希望的呢?名为爱兰,其实是在害花。您没读过《淮南子》中的话吗?爱熊却给它吃盐,爱水獭却给它喝酒,虽然想养它却不按照它的(生活)规律,您对兰花,不就是和这一样吗?您只要按照时令天气确定它的干燥潮湿即可,其他琐碎的事可以不做。”县官说:“真的是这样吗?我姑且试一下。”第二年,兰花非常茂盛。
偏爱,用意不是不友善。一不小心就会有像这样的弊病,更何况有伤害之心呢?
(节选自张云璈的《养兰说》)
我曾经听说过这种花,说是其他的花都是喜欢在污秽的泥土中被灌溉生长,只有福建的兰花要用茶水浇灌。我在园中养了两盆福建的兰花,按照这种方法灌溉,但叶子却越来越短,颜色越来越憔悴,没有多久其中的一盆兰花便枯死了。客人感叹说:“耽误了事的是你的方法。因为香甜而被人食用的,是百谷;因为美丽而取悦人的,是百花。这里所说的香甜和美丽,你知道是什么吗?用腐烂的东西浇灌兰花,这种方法才能让兰花开得茂盛,万物都是有一定的生活习性的。曾经有一个人捕到一只龟,说龟有灵性不吃东西。于是用盒子装起来,十几天后拿出来看,龟已经快要死了。由此看来,凡是所谓有动物不吃东西,有草木不喜泥土的说法,都是胡说。你拘泥于你所听到的,那么你的兰花枯萎,也是理所当然的。”
(节选自陶望龄的《养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