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蒯伍江息夫传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918  浏览:

【原文】
    蒯伍江息夫传
    至齐悼惠王时,曾参为相;礼下贤人,请通为客。
    初,齐主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二人丑之,相与入深山隐居。客谓通曰:“先生之与曹相国,拾遗举过,显贤进能,齐国莫若先生者。先生知梁石君、东郭先生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通曰:“诺。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与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臣请乞火于曹相国。”乃见相国曰:“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幽居守寡不出门者,足下即欲求妇,何取?”曰:“取不嫁者。”通曰:“然则求臣亦犹是也,彼东郭先生、梁石君,齐之俊士也,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愿足下使人礼之。”曾相国曰:“敬受命。”皆以为上宾。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谋举兵畔之。    畔:伴随,跟随
    B.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在劫中,强从。    强:坚决
    C.拾遗举过,显贤进能。    举:指出
    D.里妇夜亡肉。    亡:没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先生之于曹相国,拾遗举过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臣请乞火于曹相国    ②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①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    ②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D.①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    ②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3.与“(足下即欲求妇)何取”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裹以帷幕。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竖子不足与谋。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
    A.她早晨离开家,前往善良的各位老妇家,把事情说了并向她们道歉。
    B.她早晨出门,顺路看望跟她友好的各位老妇,把事情说了并向她们道歉
    C.她早晨出门,前往善良的各位老妇家,把事情说了并,向她们告辞。.
    D.她早晨离开家,顺路看望跟她友好的各位老妇,把事情说了并向她们告辞。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东郭先生、梁石君是齐国的英才。当初跟从田荣作乱,是迫不得以的。
    B.有人知道蒯通知人善用,显贤进能,所以希望他能向曹参推荐梁石君、东郭先生两人
    C.蒯通将“怒而逐”里妇的“亡肉家”比喻成当时的执政者,认为是当时的执政者逼东郭先生及梁石君人深山隐居,故蒯通用“束请火于亡肉家”的做法套用在向曹参推荐这两个人才的方法上,是行之有效的。
    D.蒯通认为没有“卑节下意”以求做官的东郭先生、梁石君与“幽居守寡不出门”的妇人相类似,令人敬服,应重用他们。

【参考答案】
    1.C(A.背叛,B.勉强,D.丢了)
    2.A(A.①为,②对于,均介词。B向,介词。C.你的,代词。D.就,连词,表承接)
    3.B(B.宾语前置。A.介宾结构后置。C.定语后置:“可使报秦之人”。D.省略宾语:“与之谋”)
    4.D
    5.C(非当时的执政者“逼”,而是“两人丑之”,自愿入深山隐居)
    译文:
    到了齐悼惠王的时候,曹参为相国,礼贤下士,邀请蒯通为门客。
    当初,齐王田荣怨恨项羽,谋划发兵背叛项羽,劫持齐地士人,不服从的处死。齐国不曾做官的东郭先生、梁石君也被劫持,勉强服从。待田荣起兵失败,二人以曾参与叛乱为耻,就一同入深山隐居。有人对蒯通说:“先生为曹相国所倚重,帮他拾遗补缺,指出过失,为他推荐贤能之人,在齐国没有人能赶上您了。先生知道梁石君和东郭先生,他们二人本是世俗的人所不及的,为什么不推荐给曹相国呢?”蒯通说:“好。我居住的里巷有一妇人,与同里诸老妇关系很好。一次这个妇人家夜里丢了肉,婆母认为是她偷了,愤怒地把她驱逐了。她早晨离开家,顺路看望跟她友好的各位老妇,把因丢肉被婆母驱逐的事说了,并向她们告辞。里巷老妇们说:‘你且慢慢走,我们今天就让你家人追你回来。’于是她们把麻絮(    )束成引火物,向丢肉家求借火种,说:‘昨天夜晚,狗得到一块肉,互相抢夺厮杀,死了一条狗,想借火回去煮了吃。’丢失肉的那家人赶紧追赶呼叫他家的妇人回来。本来巷里诸老妇并非游说之土,用束麻絮引火的手段也并非是使妇人还归的正当办法,然而事物有相互感应的道理,事有碰巧成功的时候。我这就去向曹相国借火。”于是他求见曹相国,说:“妇人中有死了丈夫三天就出嫁的,有深居守寡不出门的,假若您找妻子,要哪个?”曹参说:“要不出门的。”蒯通说:“那么寻找臣子也应当这样,那东郭先生、梁石君,是齐国的才智过人之士,隐居不出,未曾卑节屈意而乞求做官。希望您派人对他们二人以礼相请。”曹相国说:“我接受你的指教。”于是对东郭先生和梁石君均以上宾接待。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孔子世家
  • 下一篇: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
  • 【推荐文章】

  • 游黄山记

    【原文】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

  • 文天祥

    【原文】 文天祥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诸葛孔明

    【原文】 诸葛孔明 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

  • 祖冲之

    【原文】 祖冲之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冲之稽古,有机思,宋孝武帝使值华林学省...

  • 【最新文章】

  • 孔子世家
  • 子产①为政
  •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
  • 子皮与子产
  •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
  •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
  • 自元祐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
  • 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也。祖承,宜都太守
  •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 纵囚论
  • 祖冲之
  • 醉白堂记
  • 醉书斋记
  • 尊贤
  •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