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919  浏览:

【原文】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滢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除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思忠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皆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选自《明史·况钟传》)

【问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谓太守暗,易欺    暗:愚昧
    B.锄豪强,植良善    植:培植,帮助
    C.或为匿名书毁亮    毁:诋毁
    D.钟尝丁母忧    忧:忧愁
    10.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况钟“刚正”品格的一组是
    ①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
    ②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③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④兴利除害,不遗余力
    ⑤郡佐以下,动遭笞缚
    ⑥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钟年轻时得到尚书吕震的赏识,被推荐授予官职,后又正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经人举荐做了苏州知府。
    B.来到苏州后,况钟因不了解具体情况,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慢慢地官吏也都能依法行事。
    C.况钟不仅为政刚正,而且也爱惜人才,他竭力推荐了寒门之士邹亮,使之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D.况钟任满时,当地百姓都跑到巡按御史张文昌那里,请求让况钟再任,去世时,官员百姓都为他哭泣,请求为他立祠。
    第II卷
    四、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钟用尚书蹇义、胡滢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4分)
    (2)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4分)
    (3)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皆贤之。(4分)

【参考答案】
    9、D(忧:丧事)
    10、C(①表现况钟的聪慧;⑤非况钟所为)
    11、B(“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中,况钟是假装不知,后来是严惩了那些贪虐慵懦的官员,才使吏治得到了很好的整顿。)
    12、(1)钟用尚书蹇义、胡滢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译:况钟因为尚书蹇义、胡滢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而派遣他前往。
    (翻译时要注意的词有:“用”,因为;“擢”,升任,提拔;“遣”,派遣,派送。)
    (2)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
    译: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翻译时要注意的词有:“起”,出身;“礼”,以礼相待,礼敬;“见”,表被动。)
    (3)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皆贤之。
    译:平思忠家向来贫寒,不曾因为旧交情而有所请托。人们都认为他们两人是贤德之人。(翻译时要注意的词有:“缘”,因为;“干”,求;“贤”,意动用法。)
    附译文:况钟,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为尚书吕震属吏,吕震对他才能感到惊异,推荐授予他仪制司主事之官,后又升为郎中。
    宣德五年,明宣宗因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称职,又正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荐属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补各府之缺。况钟因为尚书蹇义、胡滢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而派遣他前往。苏州地区赋役繁重,豪强猾吏舞文弄墨以求利,是号称最难治之地。况钟乘驿站车马来到苏州府。他开始处理事务时,群吏围立在四周请他写下判牍。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群吏大喜,说知府愚昧好欺骗。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他们道:“前某件事应该办,你们阻止我;某件事不该办,你们强让我去作,你们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该处死。”当即下令打死几人,将属僚中贪赃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罢斥,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况钟于是除免烦荷之征,定立教民条文,事情有不便于民的,即上书朝廷讲明。当时,多次下诏减轻苏州、松江的重赋。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所积累的济农仓存粟每年有几十万石,用来振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办赋役和拖欠的租赋。况钟为政,纤悉而且周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劝善惩恶。他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锄豪强,扶植、帮助良善,民间将他奉若神明。以前,太监奉使织造采办和购求花木禽鸟的接踵而至,府中僚佐以下官吏,动不动便遭他们绑打。况钟到任后,都敛迹不敢再放肆。虽然是上级官员和其他省的官吏经过苏州的,也都从心里对况钟有所畏惧。
    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有个名叫邹亮的人,献诗给况钟,况钟想要推荐他,有人写了匿名书信诋毁邹亮,况钟说道:“这是想让我更快地帮邹亮成名。”当即奏明朝廷,朝廷召授邹亮吏、刑二部司务,后升任御史。当初况钟为吏员时,吴江人平思忠也由吏员起家,任吏部司务,对况钟有恩。到这时候况钟多次请见,对待他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作事,说:“并非我没有仆役,这是想借此报答您。”平思忠家向来贫寒,从来不靠旧交情而有所请托,人们都认为他们两人是贤德之人。
    况钟曾遭母丧,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请求他留任,朝廷为此下诏命他戴孝起复留任。正统六年,况钟任期已满应当升迁,府中百姓二万余人,前往巡按御史张文昌投诉,请求让况钟继续任职。英宗下诏进况钟食正三品俸禄,仍然留任知府。次年十二月,况钟死于任上。苏州府吏民相聚哭悼,为他立祠致祭。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蒯伍江息夫传
  • 下一篇:蓝玉,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妇弟也。初隶遇春帐下,临敌勇敢,
  • 【推荐文章】

  •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

    【原文】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

  • 杜正伦,隋仁寿中与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弟

    【原文】 杜正伦,隋仁寿中与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弟。隋代举秀才者止十余人,正伦...

  •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原文】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

  • 蔡泽传

    【原文】 蔡泽传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釡鬲①于...

  • 曹参

    【原文】 曹参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

  • 王定国①诗集叙

    【原文】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

  • 【最新文章】

  •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以皇后姊子,年
  •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
  • 李勉
  • 李謩
  •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自汉丞相贤以后,
  • 韦散传
  • 卫灵公昼寝而起,志气益衰,使人驰召勇士公孙
  • 寄欧阳舍人书
  •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
  • 甲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
  •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
  • 杜正伦,隋仁寿中与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弟
  •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 曹参
  •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