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蓝玉,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妇弟也。初隶遇春帐下,临敌勇敢,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920  浏览:246

【原文】
    蓝玉,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妇弟也。初隶遇春帐下,临敌勇敢,所向皆捷。遇春称于太祖。
    二十年,以征虏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次通州。闻元兵有屯庆州者,玉乘大雪,帅轻骑袭破之,杀平章果来,禽其子不兰溪还。会大军进至金山,纳哈出遣使诣大将军营纳欸,玉往受降。纳哈出以数百骑至,玉大喜,饮以酒。纳哈出酌酒酬玉,玉解衣衣之,曰:“请服此而饮。”纳哈出不肯服,玉亦不饮。争让久之,纳哈出覆酒于地,顾其下咄咄语,将脱去。郑国公常茂在坐,直前砍伤之,都督耿忠拥以见胜。其众惊溃,遣降将观童谕降之。还至亦迷河,悉降其余众。会冯胜有罪,收大将军印,命玉行总兵官事,寻即军中拜玉为大将军,移屯蓟州。
    时顺帝孙脱古思帖木儿嗣立,扰塞上。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帅师十五万征之。出大宁,至庆州,谍知元主在捕鱼儿海,问道兼程,进至百眼井。去海四十里,不见敌,欲引还。定远侯王弼曰:“吾辈提十余万众,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玉曰:“然。”令军士穴地而爨,毋见烟火。乘夜至海南,敌营尚在海东北八十余里。玉令弼为前锋,疾驰薄其营。敌谓我军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设备。又大风扬沙,昼晦。军行,敌无所觉。猝至前,大惊。迎战,败之。杀太尉蛮子等,降其众。
    玉长身赤面,饶勇略,有大将才。中山、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玉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乘势暴横。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玉怒,逐御史。北征还,夜扣喜峰关,关吏不时纳,纵兵毁关入。帝闻之不乐。初,帝欲封玉梁国公,以过改为凉,仍镌其过于券。玉犹不悛,侍宴语傲慢。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帝数谯让。西征还,命为太子太傅。玉不乐居宋、颍两公下,曰:“我不堪太师耶!”比奏事,多不听,益怏怏。
    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珊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具,族诛之。
    (《明史·卷一三二》)

【问题】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大风扬沙,昼晦    晦:昏暗
    B.疾驰薄其营    薄:迫近
    C.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    按:巡视
    D.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次通州    次:驻扎
    6.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还至亦迷河,悉降其余众    齐国其庶几乎
    B.都督耿忠拥以见胜    举匏樽以相属
    C.帝闻之不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遇春数称于太祖    而君幸于赵王
    7.下列宾语前置句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3分)
    A.遽班师,何以复命?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彼且奚适也?
    D.王问:“何以知之?”
    8.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蓝玉随大将军冯胜出兵征讨纳哈出,杀败元军,立下战功。后冯胜有罪,朝廷命蓝
    玉执掌总兵官职务,继而取代冯胜成为大将军。
    B.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前往捕鱼儿海征元。一开始未能发现敌踪,准备回师,后听取
    王弼建议,隐匿行踪,冒着大风沙进军,终于击败元军。
    C.蓝玉屡有战功,太祖待他很优厚。他渐渐骄纵放肆,在北上征讨元军途中,因喜峰关
    关吏未能及时开门,他纵容士兵破门而入。
    D.蓝玉颇有将才,英勇杀敌,屡立战功,但又矜功自伐,骄蹇横暴,我行我素。太祖
    多次不悦,蓝玉最终被告谋反而遭灭族。
    9.断句和翻译。(9分)
    (1)请用斜划线/给下列句子断句。(3分)
    中山、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玉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乘势暴横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纳哈出酌酒酬玉,玉解衣衣之,曰:“请服此而饮。”(3分)
    ②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帝数谯让。(3分)

【参考答案】
    5.C(按,查究)
    6.B(都表示承接。A,第三人称代词,代指元军;语气词,猜测语气。C,代词,这件事;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引出对象;表示被动)
    7.C(ABD三项均是介宾结构宾语前置,C项是动词宾语前置)。
    8.C(“北上征讨元军途中”不对,原文是“北征还”)
    9.(1)中山、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玉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乘势暴横。
    (错划、漏划每两处扣1分)
    (2)①纳哈出斟满酒杯敬蓝玉酒,蓝玉脱下自己的汉服(或“衣服”)给纳哈出穿,说:“请穿上这件衣服再喝酒。”(酬、衣翻译对了各1分;句意正确1分)
    ②蓝玉在军中擅自罢免(或“罢黜”)和提拔军官,独断专行,皇帝多次责备他。(陟,翻译正确1分;让,翻译正确1分,句意正确1分)
    参考译文:
    蓝玉是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当初隶属于常遇春的帐下,对敌作战勇敢,常战常胜。常遇春多次在太祖面前称赞他。
    二十年,蓝玉以征虏左副将军的身份跟着大将军冯胜征讨纳哈出,在通州驻扎。听说有元兵驻扎在庆州,蓝玉趁着大雪,带领轻骑兵袭击攻破元军,杀了平章事果来,生擒果来的儿子不兰溪回来。适逢大军进发至金山,纳哈出派遣使者到冯胜的军营投降,蓝玉前往接受投降。纳哈出率领几百骑兵到达军营,蓝玉非常高兴,设酒宴招待他。纳哈出斟满酒杯敬蓝玉酒,蓝玉脱下自己的汉服给纳哈出穿,说:“请穿上这件衣服再喝洒。”纳哈出不肯穿,蓝玉也就不喝酒。争执持续了很长时间.纳哈出把酒倒在地上,看着他的部下很气愤地嚷叫,将要离去。郑国公常茂在席间,径直上前,砍伤纳哈出,都督耿忠架着(纳哈出)去见冯胜。纳哈出的手下惊惧混乱,(冯胜)派元军投降的将领观童去规劝他们投降。明军回师至亦迷河,招降了纳哈出剩余的部队。适逢冯胜有罪,太祖收去了他的大将军印,命令蓝玉行使总兵官的职务,不久在军中授蓝玉为大将军,蓝玉移兵驻扎到蓟州。
    当时元顺帝的孙子脱古思帖木儿继承帝位,侵扰边塞。二十一年三月,太祖命令蓝玉率领十五万火军去征讨。军队出了大宁,来到庆州,蓝玉通过谍报得知元帝在捕鱼儿海,就从小路日夜兼程,进军至百眼井。离捕鱼儿海还有四十里,没有见到敌军,蓝玉想要领兵回去。定远侯王弼说:“我们率领十万多士兵,进入漠北腹地,一无所得,匆忙率兵回去,将用什么来回复皇上的诏命?”蓝玉说:“对!”命令将士们在地下挖洞做饭,不要露出炊烟和火光。又趁着夜晚来到捕鱼儿海南边,敌人的军营还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多里的地方。蓝玉命令王弼做前锋,快速进军,迫近敌营。敌军认为明军缺乏水源和粮草,不能深入进击,就没有防备。加上当时起了大风,卷起黄沙,白天亦昏暗无光。大军前行,敌人没有发觉,明军突然到达元军营前,元军大惊,匆忙迎战,明军大败元军。杀了太尉蛮子等人,招降了他手下的士兵。
    蓝玉身材高大,满面红光,富于勇气和谋略,有大将的才华。中山、开平王死后,蓝玉屡次统帅大军作战,多次立功。太祖待他十分优厚。蓝玉渐渐地骄傲自满,畜养了很多庄奴,这些人都仗着蓝玉的威势暴虐凶横。蓝玉曾经抢占了东昌的民田,御史查究追问此事,蓝玉发怒,赶走了御史。蓝玉北征元军回来时,半夜敲击喜峰关关门,关吏没有及时开门接纳,蓝玉纵容士兵打破关门长驱直入。太祖听说这件事很不高兴。先前,太祖想封蓝玉为梁国公,因他犯错改封凉地,还把他的过错刻在铁券上。蓝玉仍然不知悔改,在侍奉皇上的宴会上出语傲慢。蓝玉在军中擅自罢免和提拔军官,独断专行,皇帝多次责备他。他西征回朝,太祖让他做太子太傅。蓝玉对位居宋、颍两公之下感到不高兴,说:“难道我不能胜任太师一职吗?”等到他入朝上奏.太祖往往不听他的,他更加不高兴。
    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珊告发蓝玉谋反,把蓝玉交给狱吏审讯。案件审理结束后,族灭蓝玉。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
  • 下一篇:乐广字彦辅,南阳淯阳人也。父早卒。广孤贫,侨居山阳,寒素为
  • 【评论列表】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

  • 【最新文章】

  • 余玠
  •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 虞荔字山披,会稽余姚人也。荔幼聪敏,有志操
  • 吴山图记
  •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
  •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
  •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
  •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
  • 孙子吴起列传
  • 陈平却谗
  •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
  •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
  •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