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吕端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9日  更新时间:2023年8月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048  浏览:

【原文】
    吕端
    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①。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邀谓准曰:“上戒君勿言于端乎?”严准曰:“否。”端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曰:“必若人,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覆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②夫举大幸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其策。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子亦死,继迁子竞纳款请命,端之力也。《宋史?吕端传》
    【注】①军:宋代行政区域。②事见《史记?项羽本纪》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    与:参预
    B.愿少缓之,端将覆奏。    少:多少
    C.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    坚:坚强
    D.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    寻:寻找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保安军奏获其母。
    ②愿少缓之,端将覆奏。
    ③上戒君勿言于端乎?
    ④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
    A.两个“奏”字相同,两个“戒”字也相同。
    B.两个“奏”字不同,两个“戒”字相同。
    C.两个“奏”字相同,两个“戒”字不同。
    D.两个“奏”字不同,两个“戒”字不同。
    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至是,太宗欲诛之
    ②何以处之
    ③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
    ④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A.两个“之”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B.两个“之”,相同,两个“以”不同。
    C.两个“之”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D.两个“之”不同,两个“以”相同。
    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独召与(李继迁)谋
    B.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边鄙常事)也
    C.(寇准)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
    D.以臣之愚,宜置(继迁之母)于延州
    5.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准遂告其故②必若此,非计之得也
    A.①寇准就把皇上召见商议的事说出来了
    ②假若一定这样做,就不是计划想达到的
    B.①寇准于是告诉了他其中的原因
    ②假若一定这样做,绝不是个好办法
    C.①寇准就把皇上召见商议的事说出来了
    ②假如一定这样做,绝不是个好办法
    D.①寇准于是告诉了他其中的原因
    ②假如一定这样做,就不是计划想达到的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吕端身为宰相,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不论边鄙常事还是军国大计,都认为不可不知。
    B.吕端认为凡是干大事业的人是不顾他的亲属的,就如当年的汉高祖对待刘太公的态度一样,因此对待悖逆之人李继迁更应如此,只是处理的方法宜更妥善些。
    C.吕端认为杀人不是上策,只会徒结怨仇,令“戒凶逆”的愿望适得其反。
    D.吕端善待他人的看法得到太宗的首肯。最后继迁的儿子纳款请命,不能说不是吕端计谋的成功。

【参考答案】
    1.A(B.稍微;C.坚定,使动用法;D.不久)
    2.C(奏:臣子向君主进言,上书。戒:告诫/警告)
    3.B(之:代母亲;以:依,按,介词/由于,连词)
    4.D(A.寇准;B.军国大事;C.皇上)
    5.C
    6.A(见“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
    译文:
    当初,李继迁骚扰西部边疆,保安军送上奏章说捕获了李继迁的母亲。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宋太宗打算把李母杀掉,由于寇准官居枢密副使,所以(太宗)只召见寇准商量这件事。寇准议事归来,路经宰相府,吕端猜测寇准与皇上商量的是国家大事,就邀请寇准进府,并对寇准说:“皇上让您别告诉我吗?”寇准说:“不是。”吕端说:“边疆上一般的事情,我不一定参预,倘若是军国大事,我身为宰相,不能不知道啊。”寇准就把皇上召见商议的事说出采了。吕端说:“怎么处置李继迁的母亲呢?”寇准说:“皇上想在保安军的北门外把她杀了。用来警告行凶叛逆之徒。”吕端说:“假若一定这样做,绝不是个好办法。请您稍缓一下办理,我再去向皇上奏本。”吕端进了朝内,向宋太宗讲道:“当年项羽抓到刘太公后,想把他烹了,汉高祖却说:‘希望能分一碗肉汤给我喝。’凡是干大事业的人是不顾他的亲属的;何况李继迁是一个背叛朝廷、犯上作乱的恶人呢?陛下今天把他母亲杀了,明天李继迁就可擒住吗?如果抓不到他,那就白白地结下了怨仇,会更进一步坚定他的叛逆之心啊。”宋太宗说:“这样说来,该怎么办呢?”吕端说:“依臣的愚见,把他的母亲安置在延州,派人好生地照顾她,用这个方法来召降李继迁,即使他不能马上就投降,但终究可以用他老母亲来牵住他的心。他母亲或死或生不是全在我们吗?”宋太宗拍了下大腿,高兴得连连说好:“要不是你,几乎误了我的大事!”于是采用了吕端的办法。后来李母在延州病死,隔了不久李继迁也死了。李继迁的儿子最后向朝廷缴纳钱款,服从管辖。这都是靠吕端的计谋才实现的。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客曰:‘
  • 下一篇:吕諲,河中河东人。少力于学,志行整饬。孤贫不自业,里人程氏
  • 【推荐文章】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传是楼记

    【原文】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杜预

    【原文】 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

  • 古砚说

    【原文】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

  • 李姬传

    【原文】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

  • 【最新文章】

  • 游庐山记
  • 游盘山记
  • 游三游洞记
  •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
  • 张释之
  •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
  • 送胡叔才序
  •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 送石处士①序
  •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
  • 李斯
  • 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
  • 谢德权字士衡,福州人。归宋,补殿前承旨。咸
  •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
  • 辛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