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孟德传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宋】苏辙  文章ID:30074  浏览:

【原文】
    孟德传
    【宋】苏辙
    (1)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2)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3)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囊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问题和参考答案】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吐利胀懑,无所不至    利:通“痢”,腹泻
    B.逡巡弭耳而去    弭:低垂
    C.德自分死矣    自分:自己料想
    D.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    庶几:差不多
    答案D
    解析D项庶几:希望、企图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孟德“生存艰难”和“无所畏惧”的一组是(    )
    A.既为兵,不获如志    惟山之深者往焉
    B.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须臾奋跃,如将搏焉
    C.一日十病十愈    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
    D.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答案C
    解析A项:①信息在第一段:“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句子是说其志向没能实现;B项:②信息在第一段:“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这是孟德介绍猛兽情况;D项:②信息在第三段:“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是本文作者的评论感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德在山中的几年里多次与猛兽相遇,了解到它们大多有能辨识人气的习性。
    B.宋孝孙认为孟德不像是恶人,于是派人向上级报告,并把孟德安置在秦州。
    C.苏轼认为孟德是有道之人,孟德意识不到自己的浩然之气,而外物感觉得到。
    D.苏轼的《书<孟德传>后》写了一则小儿不知道怕虎而虎也没伤害小儿的故事。
    答案B
    解析B项:宋孝孙并没有派人向上级报告。原文在第二段:“知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大意是孟德被捕后,知州让他作为自首者将其安置在泰州。该项无中生有。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
    译文:
    (2)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
    译文:
    (3)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译文:
    答案(1)(孟德)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
    (2)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
    (3)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
    【参考译文】
    孟德传
    【宋】苏辙
    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好山林,当了兵,“好山林”的志愿没能够实现。宋仁宗嘉祐年间,戍守秦州,陕西关中名山很多。孟德休掉妻子,把他的儿子也给了人,逃到华山脚下,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十个饼,拿着进了山。自己想:“我是禁军的一员,如今到了这里,被捉住也是死,没吃的也是死,遇到虎狼毒蛇也是死。对这三种死,我不再忧虑了,只管向山的深处去呀!”他的饼吃完了以后,采草根树果来食。一天病十次愈十次,呕吐、下痢、腹胀、胸满,全都出现了。数月以后,吃这些如吃五谷一样平安。因此进山二年不饿,然而多次遇到猛兽,也总是没死。孟德说:“凡是猛兽,大都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我因为不怕死,没有被它吓住。过一会,它就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离我十几步,又停下来蹲坐在那里,迟疑不决,终于俯首贴耳地走了。再试之其它猛兽,前后都一样。”
    后来孟德来到商州,他不知是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料要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对他说:“我看你不是坏人,好像有道之人。”孟德全部说出了事情的始末,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张安道恰巧作秦州知府,孟德自称有病,得以复员为民。至今仍在各山中往来,也没有其它奇异的本事。
    孟德可以说是一个有道之人啊。世上的君子都有所顾惜,所以对有的事仰慕,对有的事畏惧;仰慕畏惧交织心中,虽未必在行动中有所表现,但情绪表现于面色中,旁人一望而知。所以弱者受人侮辱,强者受人讥笑,没有一个是超凡脱俗、独立于世的人。如今孟德心中没有眷念,盛大刚直之气表现在外,自己虽不觉得,但众人却见到了。把这个道理推广开来,即使同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兽又何足道哉!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
    子由写的《孟德传》寄来了,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并且对此感到讶异,认为老虎畏惧不害怕自己的人,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但是世上还没有见到老虎而不害怕的人,就这样说这事有或没有,始终没有办法试验这件事。但我又听说忠、万、云安地方上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把二个小孩放在沙上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服,老虎从山上奔来,妇人很慌张地沉进水里躲避它,二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老虎细看了很久,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害怕,而小孩天真,竟然不知道惊怪,老虎也终于离去了。意料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吓,而(对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吓不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吗?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
  • 下一篇:孟家父子
  • 【推荐文章】

  • 文天祥

    【原文】 文天祥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

    【原文】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

  • 孙膑

    【原文】 孙膑 膑生阿、鄄之间,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

  • 王茂,字休远,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

    【原文】 王茂,字休远,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父天生,宋末为列将,以勋至...

  • 丰乐亭记

    【原文】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

  • 论琴

    【原文】 论琴 高濂 ①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故《记》曰君子无故...

  • 【最新文章】

  • 游虞山记
  • 指喻
  • 治安策
  • 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孔子曰:“奢则不孙,
  • 温甫六弟左右:五月廿九、六月初一、连接弟三
  • 文天祥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①
  •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
  • 孙膑
  • 王茂,字休远,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
  • 韩休,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
  • 韩延寿
  • 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人,徙开封之雍丘
  • 苏氏文集序
  •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