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戚同文,字同文,宋之楚丘人。世为儒。幼孤,祖母携育于外氏,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107  浏览:

【原文】
    戚同文,字同文,宋之楚丘人。世为儒。幼孤,祖母携育于外氏,奉养以孝闻。祖母卒,昼夜哀号,不食数日,乡里为之感动。
    始,闻邑人杨悫教授生徒,日过其学舍,因授《礼记》,随即成诵,日讽一卷,悫异而留之。杨悫者,虞城人。力学勤志,不求闻达。不终岁毕诵《五经》,悫即妻以女弟。自是弥益勤励读书,累年不解带。时晋末丧乱,绝意禄仕,且思见混一,遂以“同文”为名字。悫尝勉之仕,同文曰:“长者不仕,同文亦不仕。”悫依将军赵直家,遇疾不起,以家事托同文,即为葬三世数丧。直复厚加礼待,为筑室聚徒,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六十人,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皆践台阁。
    同文纯质尚信义,人有丧者力拯济之,宗族闾里贫乏者周给之。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不积财,不营居室,或勉之,辄曰:“人生以行义为贵,焉用此为!”由是深为乡里推服。有不循孝悌者,同文必谕以善道。颇有知人鉴,所与游皆一时名士。乐闻人善,未尝言人短。生平不至京师。长子维任随州书记,迎同文就养,卒于汉东,年七十三。好为诗,有《孟诸集》二十卷。杨徽之尝因使至郡,一见相善,多与酬唱。
    二子维、纶。维,建隆二年,以屯田员外郎为曹王府翊善,累官职方郎中,致仕,卒,年八十一。纶自有传。
    大中祥符二年,府民曹诚即同文旧居旁造舍百余区,聚书数千卷,延生徒讲习甚盛。诏赐额为本府书院,命纶子奉礼郎舜宾主之,署诚府助教,委本府幕官提举之。(选自《宋史·列传二一六》)

【问题和参考答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思见混一    混一:统一
    B.悫尝勉之仕    仕:官职
    C.同文纯质尚信义    尚:崇尚
    D.宗族闾里贫乏者周给之    周:救济
    答案B
    2.下面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体现戚同文“尚信义”的一组是(    )
    ①长者不仕,同文亦不仕
    ②即为葬三世数丧
    ③有不循孝悌者,同文必谕以善道
    ④生平不至京师
    ⑤人生以行义为贵,焉用此为
    ⑥好为诗,有《孟诸集》二十卷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戚同文是宋州楚丘人,家里世代为儒生。他幼年时便成了孤儿,祖母把他带到自己的娘家抚养,同文对待祖母特别讲孝道。祖母去世,他日夜号哭,几天不吃饭,乡里人很受感动。
    B.戚同文生活在后晋末年丧乱时代,他无意做官,只希望国家早日统一,于是他便用“同文”来作为自己的名字。他的妻兄曾勉励他出仕,同文拒绝了。
    C.戚同文为人正直淳朴,崇尚信义,学识出众,经他指点学问的人有很多考中了功名。他的旧居附近后来建成
    了本府书院。
    D.戚同文喜好作诗,官员杨徽之曾经在京城与同文一见如故,与他多有唱和。
    答案D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随即成诵,日讽一卷,悫异而留之。
    译文:
    (2)有不循孝悌者,同文必谕以善道。
    译文:
    (3)杨徽之尝因使至郡,一见相善,多与酬唱。
    译文:
    答案(1)随后立即能够背诵,每天背诵一卷,杨悫感到惊异就把同文留下来(学习)。
    (2)(乡里)有不遵守尊敬父母、敬爱兄长(这种道德)的人,同文一定以善道去劝说。
    (3)杨徽之曾经因为出使到达该郡,一见同文就相互友好,常与他以诗文相互赠答。
    【参考译文】
    戚同文,字同文,是宋州楚丘人,世代为儒生。他幼年失去父母,祖母把他带到娘家养育,同文奉养祖母以孝著称。祖母去世,他日夜悲哀号哭,几天不吃饭,乡里人为之感动。
    开始时,戚同文听说同县人杨悫教授学生门徒,有一天去拜访他的学舍,于是被传授《礼记》,同文随后立即能够背诵,每天背诵一卷,杨悫感到惊异就把他留下来学习。杨悫是虞城人,学习勤勉,志向坚定,不求名声显达。不到一年同文就将《五经》背诵完毕,杨悫把妹妹嫁给他为妻。从此同文更加勤奋读书,多年毫不懈怠。当时后晋末年丧乱,他拒绝做官,却希望统一,于是就用“同文”给自己取字。杨悫曾勉励他出仕,同文说:“先生不做官,同文我也不做官。”杨悫依附赵直家,后来他染病不起,将家事托付同文,同文便替他安葬三代数人。赵直对同文厚加礼待,为他修筑屋舍聚集门徒,请教的人不远千里而到。向他请教的人中考取功名的有五六十人,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等都做了很高职位的官。
    戚同文纯正质直崇尚信义,人家有丧事他都尽力拯救接济,宗族乡里贫困的人也予以周济,冬月时,多次脱下自己的棉衣给贫寒的人。他不积聚钱财,不营建住房,有人劝他,他总是说:“人生应把行义看得贵重,哪里用得着积财买房!”由于这样,他深为乡里推崇敬佩。(乡里)有不遵守尊敬父母、敬爱兄长这种道德的人,同文一定用善道去劝说。他很有知人之明,与他交游的人都是当时名士。他喜欢听人家的好处,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他一生没有到过京城。长子戚维任随州书记,迎接同文去奉养,同文去世于汉东,享年七十三岁。同文喜好作诗,著有《孟诸集》二十卷。杨徽之曾经因为出使到达该郡,一见同文就相互友好,和他有很多诗文相互赠答。
    戚同文有两个儿子戚维、戚纶。戚维在建隆二年,以屯田员外郎的身份担任曹王府翊善,屡次升官最后做到职方郎中,后退休,去世时,享年八十一岁。戚纶自己有自传留下来。
    大中祥符二年,府民曹诚在靠近戚同文旧居旁边造了一百多所房子,聚集了几千卷书,邀请读书人讲习学问,风气很为盛行。皇帝下诏赐这个地方为本府书院,命戚纶的儿子奉礼郎戚舜宾主管书院,任命曹诚做府助教,委托本府官员提拔推举他们。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士之能
  • 下一篇:齐桓公逐白鹿
  • 【推荐文章】

  • 论琴

    【原文】 论琴 高濂 ①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故《记》曰君子无故...

  • 贺知章传

    【原文】 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季真,赵州永兴人。性旷夷,善谭说,与族姑子陆象先善。象...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宠

    【原文】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

  • 察今

    【原文】 察今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

  • 察传

    【原文】 察传 《吕氏春秋》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

  • 【最新文章】

  • 戚同文,字同文,宋之楚丘人。世为儒。幼孤,
  • 徐徽言字彦猷,衢之西安人。少为诸生,泛涉书
  • 徐光启传
  •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
  • 种暠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仲山甫之后也。父为
  • 种梨
  • 钟繇字元常,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
  • 王彦超,大名临清人,性温和恭谨,能礼下士。
  •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
  • 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军度用
  • 王罴
  • 凝之①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②之女也。
  • 王茂,字休远,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
  • 论琴
  •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质度瑰伟,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