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重,介然不群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164  浏览:

【原文】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重,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着忘言之契。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曰:“巨源在,汝不孤矣。”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举孝廉,州辟河南从事。咸熙初,封相国左长史。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之。帝以齐王攸继景帝后,素又重攸,尝问裴秀曰::大将军开建未遂,吾但承奉后事耳。故立攸,将归功于兄,何如?”秀以为不可,又以问涛。涛对曰:“废长立少,违礼不祥。国之安危,恒必由之。”太子位于是乃定。太子亲拜谢涛。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户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曰:“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中主于朝,晚值后党专权,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帝虽悟而不能改。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不许。帝尝讲武于宣武场,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晋书·山涛传》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后坐事    坐:因犯……罪
    B.时帝以涛乡闾宿望    宿:素有的
    C.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    居:担任
    D.一年之后众情乃寝    寝:平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随帝意所欲为先。    ②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B.①帝以齐王攸继景帝后    ②王语暴以好乐
    C.①帝虽悟而不能改    ②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D.①太子位于是乃定    ②质于齐,兵乃出
    3.下列各句中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州辟河南从事
    B.涛正色保持之
    C.不遗疏远单贱
    D.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山涛,“清廉正直”的一组是(    )
    ①少有器量,介然不群
    ②废长立少,违礼不祥
    ③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
    ④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
    ⑤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
    ⑥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涛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故其为人气量狭小、孤高气傲。他很少结交朋友,只是结识了阮籍这批竹林贤士之后,这才有人生的归宿感。
    B.山涛虽然入仕较晚,但德望乡闾,他也因此深得司马氏政权统治者的尊崇,晋帝还以太子的立选问题征求过山涛的意见。
    C.山涛为人正直,在朝廷任职期间,以选贤任能为己任。尽管工作上的我行我素造成了一些失误,从而招人非议,但山涛还是一位好官。
    D.山涛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皇帝到宣武场讲习武事还让有病的山涛跟随,以及他和卢钦谈论“用兵之本”,这些都见出他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参考答案】
    1.D(平息)
    2.A(A.①动词:作为、当作;②判断词:是。B.都是介词“把”。C.都是连词“却”。D.都是副词“才”)
    3.C(A.从事,古:官名;今:干某项事业等。B.保持,古:文中是“保护”意;今:维持某种状态使不消失或减弱等。D.告退,古:文中是“上表请求退位”意;今:在集会中要求先离去等)
    4.D(①讲山涛有器量、卓然不群。③讲山涛处世的老道圆滑)
    5.B(A.“气量狭小、孤高气傲”不合愿意。C.“尽管工作上的我行我素造成了一些失误”不合原意。选人上的失误有晋帝干预的因素,“我行我素”是指山涛在外人非议时所采取的泰然处之的态度。D.“他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一句不确)
    【参考译文】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陕西)人。山涛很小就失去父亲,家贫,却有器量,卓然不群。他生性喜爱《老子》、《庄子》,常常有意掩盖自己的锋芒,不让人知。他和嵇康、吕安等人很要好,后来又遇到阮籍,就结交成竹林贤士,情投意合。嵇康后来犯了罪,临被杀前,对他儿子嵇绍说:“有山涛在,你就不会成为孤儿了。”山涛年四十,才做了郡主簿。被荐举为孝廉,州里提拔他为河南从事。咸熙初年,山涛被封为相国左长吏。当时因为山涛在故里素负重望,晋帝就叫太子前往拜谒。司马昭把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为嗣,平时也看重司马攸,曾对裴秀说:“大将军(司马师)开创基业还末完成,我不过是接随其后罢了,所以要立司马攸,将来好归功于兄长,你看如何?”裴秀认为不能这样做。司马昭又问山涛,山涛回答:“废弃年纪大的而立年纪小的,违背礼制,不吉祥。(涉及)国家安危的大事,一定要依循古制。”于是,太子的位置才确定下来。太子新自去拜谢山涛。羊祜执政时,当时有人想加害裴秀,山涛坚决地保护了他。因此不合朝迁权臣的心意,被外放做了冀州刺史,兼任宁远将军。山涛两次担任选拔人才的吏部官员有十余年,每有一个职位空缺,他就先拟定几个人,看皇帝意中倾向谁,他再公开启奏,按照皇帝的心意把他所想的作为先考虑的对象。所以有时皇帝所用的人,并不是最佳推荐者,一般人不了解内情,认为是山涛凭自己的好恶任意选人。有人在皇帝面前攻击诬陷山涛,所以皇帝亲手给山涛写信告诫他:“任人唯才,不要因为疏远贫寒而遗漏,天下就能太平了。”山涛依旧我行我素,一年之后,正好是后戚专权时期,他不想让杨氏掌权,多次规劝皇帝,皇帝心中也明白,但却不能改正。后来他以年老病重为由多次上表苦苦请求退位皇帝不准许。皇帝曾到宣武场讲习武事,当时山涛有病,(皇帝)让他乘车跟随。趁此机会他和卢钦谈论用兵之本,认为不应该废除州郡的军备,他的议论很精当。当初,陈郡人袁毅曾做鬲县(治今山东平原北)令,贪污枉法,贿赂公卿,以求得好名声,也送给山涛一百斤非,山涛不愿独自违抗当时的风气,就收下来藏在阁子上。后来袁毅恶迹败露,用囚车送他到廷尉治罪,凡是他所贿赂的人,都要被追究。山涛就把丝拿出来交给官吏,上面积有多年灰尘,印封完好如初。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桑怿
  • 下一篇:山之叟
  • 【推荐文章】

  • 后出师表

    【原文】 后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

  • 游黄山记

    【原文】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

  • 李姬传

    【原文】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

  • 古砚说

    【原文】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

  • 祖冲之

    【原文】 祖冲之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冲之稽古,有机思,宋孝武帝使值华林学省...

  •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新罗国君死,诏拜侍

    【原文】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 新罗国君死,诏拜侍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

  • 【最新文章】

  • 厍狄士文,隋朝,代人也。祖干,齐左丞相。父
  • 后出师表
  • 后杜袭领丞相长史,随太祖到汉中讨张鲁。太祖
  • 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军正丞
  •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
  • 袁州州学记
  • 岳起,鄂济氏,满州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
  • 游黄山记
  • 游惠山记
  • 游庐山记
  • 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不妄
  • 徐有功传
  • 徐有功好生
  • 景延广,字航川,陕州人也。父建善射,尝教延
  •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也。少好学,工书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