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送杨少尹序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7日
作者:韩愈  文章ID:30221  浏览:

【原文】
    送杨少尹序
    韩愈
    昔疏广、受①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候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②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候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注]①疏广、疏受:西汉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人,疏广曾为太子太傅;疏受是疏广的侄子,同为太子少傅。②《鹿鸣》:《诗经·小雅》的篇中,是宴宾客时所用的乐歌。后人以举人登第而宴,称鹿鸣宴。

【问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道都门外    祖:祭祀路神后,设宴送行。
    B.又为歌诗以劝之    劝:劝说。
    C.白以为其都少尹    白:启奏。
    D.没而可祭于社者    没:通“殁”,死亡。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一旦以年满七十    ②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迁叱之
    B.①然吾闻杨侯之去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①丞相有爱而惜之者    ②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D.①其在斯人欤    ②吾其还也
    11.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对杨巨源敬佩之情的一组是(    )
    ①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②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
    ③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
    ④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⑤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⑥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写汉代的疏广、疏受后代的事迹,就是为了和下文中要写的杨巨源形成对比,赞美他功成身退的美德。
    B.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有给杨巨源送行感到非常惭愧,这再次从一个侧面突出了杨巨源的美好品德。
    C.作者在文中对史官能不能为杨巨源立传而不使他受到冷落,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D.杨巨源在离任时,丞相有爱惜之情,让他担任家乡河东郡的少尹,不中断他的俸禄,还作诗赠送给他。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3分)
    (2)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3分)
    (3)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候不去其乡为法。(4分)

【参考答案】
    9.B(“劝”是勉励的意思。)
    10.B(都用于主谓之间。A①是“因为”,②是“凭”。C项①表并列,②表转折。D项①表推测,大概;②表商量或希望,还是)
    11.C
    12.D(A项“后代的事迹”错;B项“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能给杨巨源送行感到非常惭愧”错;C项用意不在于表达担忧之情。)
    四、(24分)
    13.(10分)(1)汉代的史书已经记载了他们的事迹,后世的擅长画画的人又将他们的事迹画成图画。(3分,注意“传”“工”“图”的翻译。)
    (2)京城的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跟着唱和。(3分,注意“长”“属”“和”的翻译。)
    (3)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为榜样。(4分,注意“莫”“诫”“去”“法”的翻译。)
    古时候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因为年老,同一在辞掉职位离去。当时,朝廷中的公卿摆设宴席,在京都门外为他们饯行,车驾有车数百辆之多。道路上旁观的,有很多人感叹并流下了眼泪,无不称赞他们贤能。汉代的史书已经记载了他们的事迹,后世的擅长画画的人又将他们的事迹画成图画。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
    国子监司业杨巨源,正以能用《诗经》教育后辈闻名,一旦到了七十岁,也禀白丞相离职回归他的故乡。世上常说古时的和现今的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今杨巨源和疏氏二人,他们的思想难道有什么差异吗?
    我攀附于公卿之末,恰逢生病不能外出送行。不知道杨少尹走的时候,都城门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车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路边的观众也有叹息知道他是贤能的吗?而史官也能大力张扬他的事迹,继二疏的事迹之后为他作传记吗?不会冷落寂寞吧?我看到现在世上没有擅长绘画的,而画还是不画,也就不必考虑了!然而我听说杨侯的辞归,丞相中有敬重而怜惜他的,奏明皇上任命他为故乡河中府的少尹,以便不断绝他的俸禄;又亲自写诗来慰勉他。京城的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跟着唱和。又不知道古时候疏氏二人的归乡,有这样的事情吗?古人与今人相同与不同,不得而知啊。
    中古以后的士大夫,往往依靠官俸来养家,罢官之后就无归宿之处。杨侯刚年成,便在他的家乡被荐举,参加了《鹿鸣》宴而来到朝廷的。现在回到故乡,指着乡间的树说:“那些树是我先人种的。那条溪流、那座山丘,是我小时候钓鱼、游戏的地方。”故乡里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为榜样。古人所谓的“乡先生”,逝世之后能够在乡里社庙中享受祭祀,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送薛存义序
  • 下一篇: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
  • 【推荐文章】

  • 梁彦光

    【原文】 梁彦光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昕亲曰:此儿有...

  • 梅花岭记

    【原文】 梅花岭记 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

  • 叹牛

    【原文】 叹牛 刘禹锡 刘子行其野,有叟牵跛牛于蹊。 偶问焉:何形之瑰欤?何足之病欤...

  • (1)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

    【原文】 (1)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

  •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

    【原文】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时方以传注记...

  •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

    【原文】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

  • 【最新文章】

  • 送薛存义序
  • 山之叟
  • 赡思,字得之,其先大食国人。赡思生九岁,日
  •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
  • 张自新传
  • 赵璧,字宝臣,云中怀仁人。世祖为亲王,闻其
  • 赵biàn,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为
  •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
  • 吉羽分①字彦霄,冯翊莲勺人也,世居襄阳。羽
  • 汲黯直言进谏
  • 王韶,字子相,自云太原晋阳人也,世居京兆。
  • 王思政字思政,太原祁人。容貌魁伟,有筹策。
  •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
  • 李斯论(节选)
  • 李浩,字德远。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