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苏代兄弟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223  浏览:

【原文】
    苏代兄弟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奚以谓吾明王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
    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以反间死天下共笑之然世言苏秦多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问题】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齐闻之,乃望燕    望:怨恨
    B.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    诚:的确
    C.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    执:拘捕
    D.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    宗:尊崇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    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
    B.观王之群臣下吏    代之宋,宋善待之
    C.齐王其霸乎    不信其臣
    D.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    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
    3.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与“骄君唯利是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臣,东周之鄙人也
    B.奚以谓吾明王也
    C.诚有之乎
    D.名显诸侯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苏代兄弟,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
    B.苏代认为,贤明的国君愿意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
    C.苏代认为,如果燕国能够用亲属作为人质,并贿赂齐王的亲信,燕国就可以消灭齐国。
    D.齐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后,燕昭王即位,苏代归附了齐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
    5.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为文中下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
    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以反间死天下共笑之然世言苏秦多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3分)
    ②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3分)

【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1)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以反间死/天下共笑之/然世言苏秦多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2)①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把这种失误让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臣。
    ②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
    【解析】
    1.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B项:“诚”,如果。
    2.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A项:均为介词,前者译为“与……相比”;后者译为“从”。B项:前为助词,译为“的”;后为动词,“到”。C项:前为副词,表推测,译为“会(将)”;后者为代词,译为“他的”。D项:均为连词,表因果。译为“因此(所以)”。
    3.考查理解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生要熟记几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模式特点。B项:宾语前置,与题干相同。题干“唯利是好”,是“唯好利”的意思,是由“是”引导的特殊句式;B项“奚以”是“以奚”的意思,属于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A项:判断句;C项:一般问句;D项:省略句。
    4.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思想观点。D项“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错误。根据文章倒数第三段“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可知,苏代回到了燕国。
    5.考查文言文的断句(1)共11处,“有类之者”后可断可不断。错三处扣1分,扣完为止。
    (2)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①3分。关键点:则、闻,句意各1分。
    ②3分。关键点:罢敝、恶,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苏秦的弟弟叫苏代,代的弟弟叫苏厉,他们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苏秦因反间计而死,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泄露出来。后来,齐国听到这些秘密,就恼恨燕国,燕王很害怕。苏代就去求见燕王哙,打算承袭苏秦的旧业。他对燕王说:“我,是东周学识浅陋的人。私下听说大王德行很高,我很愚笨,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到了赵国邯郸,看到的情况和我在东周听到的相差很远,我暗暗地认为有负于我的一片期望之心。等到了燕国朝廷,看到大王的臣子、下吏,才知道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国君啊。”燕王说:“凭什么认为我是贤明的国君呢?”苏代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国君一定愿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而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请允许让我列举一下大王的过失。齐国和赵国,是燕国的仇敌,楚国和魏国,是燕国的后援国家。如今,大王却去帮着仇敌去攻打能援救自己的国家,这对燕国是没有好处的。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把这种失误让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臣。”
    燕王说:“我听说齐国据有清济可以用来固守,长城足以作为要塞,果真是这样吗?”苏代回答说:“天时不给他有利的机会,即使有清济怎么能够固守呢?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骄横的国君只贪图眼前利益,亡国的臣子一定贪婪。大王如果能够不以侄儿、弟弟做人质感到羞耻,用宝珠、美玉、布帛去贿赂齐王的亲信,那么,就可以灭掉齐国了。”燕王说:“我终于凭借您而可以从天那里接受意旨灭亡齐国了。”燕国就派了一位公子到齐国充当人质。
    燕国的宰相子之与苏代结为姻亲,子之想夺取燕国的政权,就派苏代到齐国去侍奉做人质的那位公子。齐王派遣苏代回复燕国,燕王哙问道:“齐王可能要称霸了吧?”苏代回答说:“不可能。”燕王说:“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齐王不信任他的臣子。”于是,燕王专一重用子之,不久又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燕国因此大乱。齐国趁机攻打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燕国拥立昭王即位,因此苏代就再不敢回到燕国,最后都归附了齐国,齐王友好地对待他们。
    苏代经过魏国,魏国替燕国拘捕了苏代。后来魏国释放了苏代,苏代到了宋国,宋王友好地对待他。齐国攻打宋国,宋国危急,苏代就写了一封信给燕昭王。燕昭王认为他写的这封信很好,就说:“先王曾对苏家有恩德,后来因为子之的乱子,所以苏氏才离开了燕国,燕国要向齐国报仇,非得苏氏不可。”于是就召回苏代,又很好地对待他,和他一起策划攻打齐国的事情。终于打败了齐国,迫使齐湣王逃离齐国。
    燕王派苏代联络各国合纵相亲,就如同苏秦在世时一样,诸侯们有的加入了联盟,有的没加入联盟,而各国人士从此都尊崇苏秦所倡导的合纵联盟。苏代、苏厉都得终天年,他们的名声在各诸侯国显扬。
    太史公说:“苏秦兄弟三人,都是因为游说诸侯而名扬天下,他们的学说擅长于权谋机变。而苏秦承担着反间计的罪名被杀死,天下人都嘲笑他。然而社会上流传的苏秦事迹有许多差异,当时有和苏秦相类的事迹,都附会到苏秦身上。苏秦由普通百姓起家,终于联络六国合纵相亲,这说明他有过人之处。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
  • 下一篇:苏亮
  • 【推荐文章】

  • 超然台记

    【原文】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

  •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原文】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

  •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

    【原文】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

  •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

    【原文】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

  • 崔暹

    【原文】 崔暹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赵郡公琛镇定州,辟为开府谘议。随琛往晋阳...

  • 催科①

    【原文】 催科① [明]江盈科 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

  • 【最新文章】

  • 苏亮
  • 郭原平
  •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材干见称
  • 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伋少有志行,哀、
  • 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字日新。成祖常独呼
  •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无赖,不事家人生产,
  • 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
  • 鸣机夜课图记
  • 木假山记
  • 南宫生传
  • 超然台记
  • 晁错者,颍川人也。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
  •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
  • 蹇叔哭师
  •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