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昊伏波将军秀之曾孙也。晷为儿童,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235  浏览:

【原文】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昊伏波将军秀之曾孙也。晷为儿童,未尝被呵怒。顾荣见而称之,谓其外祖薛兼曰:“此儿神明清审,志气贞立,非常童工也。”及长,恭孝表约,学识有理义,每独幽暗之中,容止瞻望未尝倾邪。虽侯家丰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父母愍其如此,欲加优饶,而夙兴夜寐,无暂懈也。父母起居尝馔,虽诸史亲馈,而晷不离左右。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所诣之处,则于门树下籓屏之间隐息,初不令人知之。兄尝笃疾经年,晷躬自持侍,药石甘苦,必经心目,跋涉山水,祈求恳至。而闻人之善,欣若有得;闻人之恶,惨若有失,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敬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
    会稽虞喜隐居海嵎,有高世之风。晷钦其德,聘喜弟预女为妻。喜戒女弃华尚素,与晷同志。时人号为梁鸿夫妇。济阳江淳少有高操,闻晷学行过人,自东阳往候之,始面,便终日谭宴,结欢而别。
    司空何充为扬州,檄晷为主簿,司徒蔡谟辟为掾属,并不就。尚书经国明,州土之望,表荐晷,公车径征。会卒,时年三十八,朝野嗟痛之。晷未及在、大敛,有一老父缦袍草屦,不通姓名,径入抚柩而哭,哀声慷慨,感于左右。哭止便出,容貌甚清,眼瞳又方,门者告之丧主,怪而追焉。直去不顾。同郡顾和等百余人叹其神貌有异,而莫之测也。

【问题】
    6.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母愍其如此    愍:担心,忧虑
    B.闻人之恶,惨若有失    惨:悲伤
    C.见人饥寒,并周赡之    赡:供给
    D.径入抚柩而哭    径:小路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孙晷恭孝的一组是(    )
    ①父母起居尝馔,虽诸兄亲馈,百晷不离左右
    ②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
    ③闻晷学行过人
    ④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
    ⑤而晷见之,欣敬逾甚
    ⑥闻人之善,欣若有得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晷家里虽然很富裕,但他仍亲自处田,生活俭朴
    B.孙晷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对有困难的乡邻竭尽全力帮助
    C.孙晷经常告诫妻子不要羡慕奢华,要节俭朴素地生活
    D.孙晷品德高尚,才学出众,赢得了普通百姓与朝廷官员的一致敬仰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侯家丰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田,诵咏不废,欣然独得。
    译文:
    (2)欣敬逾甚,寒同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角衣推被以恤之。
    译文:

【参考答案】
    6.D
    7.C
    8.C
    9.(1)孙晷虽然家业丰厚,但常常穿布衣吃素食,亲自在田间耕种,攻读不辍,欣欣然独享其乐。(关键词:“布衣”,名词作动语词“蔬食”,以粗米、草菜为食;“躬亲”,亲自)
    (2)(孙晷)高兴敬重有加,天气寒冷就(与他们)同床而卧,吃饭时也(与他们)同吃一锅,有时脱下衣服赠送被子来救济他们。(关键词:“恤”,顾念,体恤,引申为周
    济,救荒作物济:“与”后省略了“之”)
    【参考译文】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是伏波将军孙秀的曾孙。孙晷很小时候,从未被呵斥过。顾荣看到后先赞扬他,对他的外祖父薛兼说:“这个孩子神色清明,有志气,不是一般的小孩。”等到长大后,(孙晷)恭敬孝顺,清廉节俭,学识符合公理道义,每当独处暗室时,容貌举止顾盼之间也未曾有所偏离。虽然自己家业丰厚,但孙晷常常穿布衣吃素食,亲自在田间耕种,功读不辍,欣欣然独享其乐。父母担心他(怕他用功过分),想让他轻松一些,但他早起晚睡,没有一点松懈之意。父母日常的饮食,即使是兄弟们亲自送来,他也从不离半步(照顾父母起居)。富春一带通车的道路很少,动不动就要从江河间通过,父亲不习惯水路,每出行乘坐舆,孙晷亲自扶侍,到达以后,就藏在门外树或能遮当身体的地方,不让主人知道。兄长曾长期卧病,孙晷亲自照顾,尝药送水,精心料理,远涉山水,祈求诚恳备至。听说别人的优点,高兴得像是自己有所得;听说别人的缺点,难过得像是自己有所失。看见别人忍饥挨饿受冻,就周济供养他,乡人的馈赠,一点都不接受。亲朋故交中有几个穷困潦倒年老的,常常前来计要东西,人们大厌烦慢待他们,而孙晷看到他们,非常愉快恭敬,天冷就同卧,吃饭也同锅,有时脱下衣服赠送被子来救济他们。当时收成不好谷物昂贵,有人偷割他家未成熟的稻子,孙晷看到后躲避起来,一定在人家离开后才出来,不久亲自割下稻子送给他。乡邻感动惭愧,没有人再敢去侵扰他。
    会稽人虞喜在海边隐居,有高于民有风范。孙晷钦佩他的品德娶他的弟弟虞预的女儿为妻。虞喜劝诫侄女抛弃浮华崇尚朴素,与孙晷志同道貌岸然合,当时的人称他们为“梁鸿夫妇”。济阳人江淳很小就有高尚的品行,听说孙晷才学品行超越常人,从东阳前往看望,刚见面,就整天欢宴,尽兴而去。
    司空何做扬州刺史,表奏孙晷为主簿,司徒蔡谟征召他为属下,(孙晷)都不应召。尚书经国明,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人,上表举荐他,官府直接征召。他正好去世,时年三十八岁,朝野上下嗟叹痛惜,没来得及为孙晷举行盛殓,有一位老人穿着破衣草鞋,不通报姓名,直接进来抚着灵柩大哭,哀声悲苦左右之人无不感动。哭完出门径直离去,他容貌清朗,眼孔方正,守门人告诉办丧事的人,)—办丧事的人感到奇怪就去追他。他径直而去也不回头。同郡的顾和等一百多人为其精神面貌异于常人而慨叹不已,但不能推知是怎么一回事。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岁己未,河朔大旱,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小数【
  • 下一篇:孙宝字子严,颖川鄢陵人也。以明经为郡吏。御史大夫张忠辟宝为
  • 【推荐文章】

  • 待漏院①记

    【原文】 待漏院①记 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

  • 催科①

    【原文】 催科① [明]江盈科 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

  • 雹神

    【原文】 雹神 蒲松龄 王公筠仓莅任楚中,拟登龙虎山谒天师。【及湖,甫登舟,即有一...

  •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原文】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

  • 杜正伦,隋仁寿中与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弟

    【原文】 杜正伦,隋仁寿中与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弟。隋代举秀才者止十余人,正伦...

  •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

    【原文】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

  • 【最新文章】

  •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昊伏波将军秀之曾
  • 待漏院①记
  • 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统和间,
  • 催科①
  •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
  • 刘秉忠,字仲晦。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
  • 刘安世
  •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伟,身长九
  • 赵为秦所围,使平原君求救于楚,楚王未肯定从
  • 赵奢
  • 齐湣王既灭宋而骄,欲为天子。燕昭王日夜抚循
  • 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
  • 齐桓公逐白鹿
  •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工
  • 杨允恭,汉州绵竹人。家世豪富,允恭少倜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