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266  浏览:

【原文】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池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池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②,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而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隙,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释:①高、国、鲍、晏: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②不与:不在其中。

【问题】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坚以新,士选以饱    选:挑选这里是“经过挑选”,“精锐”的意思
    B.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    封:封赏这里是“受封赏”的意思
    C.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    恣:放纵这里是“使……放纵”的意思
    D.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    过:过错这里是“犯过错”的意思
    9.下列句子中,属于子贡劝说田常不要攻打鲁国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
    ②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
    ③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④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
    ⑤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
    ⑥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常想要作乱,但忌惮高、国、鲍、晏等握有实权的卿大夫,就想带兵去讨伐鲁国,名为伐鲁,实为取得军队的控制权。
    B.当鲁国即将遭受齐国进攻之时,孔子的三言两语,就突出他为保卫祖国,号召、激励弟子为国排忧解难的动人形象。
    C.子贡的说辞,指陈利害,纵横捭阖,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充分展现了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胸中的韬略和游说的才能。
    D.田常之所以改变主意,同意攻打吴国,是因为吴国比鲁国强大,攻打强大的国家,他作乱的阴谋才容易实现,他自己才会真正受益。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学者之患亦然。(明·方孝孺《越车》)
    (1)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3分)
    译文:
    (2)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3分)
    译文:
    (3)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8.正确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过:责备,非难。
    9.正确答案:B。
    10.正确答案:A。A项中田常欲作乱而移高、国、鲍、晏之兵攻鲁,不是他自己带兵;目的是转移视线,以削弱强臣势力,不是控制军权。
    11.(1)但是因为他的家乡不曾有过(车),(就)用船装着(破车)回到家乡并向乡人夸耀(他得到的)破车。“以”因为,(1分),“舟”词类活用(1分),兼词“诸”的翻译(1分)
    (2)(乡人)以为车本来(就)像这样,效仿制造这种破车的人连续不断。“固”,本来,(1分)“效而为之”,效仿制造这种破车,(1分),“相属”,连续不断,(1分)
    (3)以后,晋楚一带的人看见(破车)就笑他们笨拙,越人认为(晋楚人)欺骗自己,不予理睬。等到敌军入侵他们的边境,越人带着破车去御敌。“他日”,以后,(1分),“绐”,欺骗,(1分),“顾”,理睬,(1分),“及”,等到,(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田常想要在齐国叛乱,却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的势力,所以想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孔子听说这件事,对门下弟子们说:“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我们出生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子路请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张、子石请求前去救鲁,孔子也不答应。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孔子答应了他。
    子贡就出发了,来到齐国,游说田常说:“您攻打鲁国是错误的。鲁国,是难攻打的国家,它的城墙单薄而矮小,它的护城河狭窄而水浅,它的国君愚昧而不仁慈,大臣们虚伪而无用,它的士兵百姓又厌恶打仗的事,这样的国家不可以和它交战。您不如去攻打吴国。吴国,它的城墙高大而厚实,护城河宽阔而水深,铠甲坚固而崭新,士卒精锐而精神饱满,可贵的人才、精锐的部队都在那里,又派英明的大臣守卫着它,这样的国家是容易攻打的。”田常顿时愤怒了,脸色一变说:“你认为难,人家认为容易;你认为容易的,人家认为是难的。用这些话来指教我,你是什么用心?”子贡说:“我听说,忧患在国内的,要去攻打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国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国家。如今,您的忧患在国内。我听说您多次被授予封号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为朝中大臣的有反对你的呀。现在,你要攻占鲁国来扩充齐国的疆域,若是打胜了,你的国君就更骄纵,占领了鲁国土地,你国的大臣就会更尊贵,而您的功劳都不在其中,那么您和国君的关系会一天天地疏远。这样,对上,您使国君产生骄纵的心理,对下,使大臣们放纵无羁,想要因此成就大业,太困难啦。国君骄纵就要无所顾忌,大臣骄纵就要争权夺利,这样,对上,您与国君感情上产生裂痕,对下,您和大臣们相互争夺。像这样,那您在齐国的处境就危险了。所以说不如攻打吴国。假如攻打吴国不能取得胜利,百姓死在国外,大臣在外率兵作战公室势力空虚,这样,在上没有强臣对抗,在下没有百姓的非难,孤立国君专制齐国的只有您了。”田常说:“好。虽然如此,可是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兵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子贡说:“您按兵不动,不要进攻,请让我为您出使去见吴王,让他出兵援助鲁国而攻打齐国,您就趁机出兵迎击它。”田常采纳了子贡的意见,就派他南下去见吴王。
    子贡一挺身而出,就使鲁国得以保全,使齐国产生内乱,使吴国被打败,使晋国强大、越国称霸。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天子重言
  • 下一篇: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长
  •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

  • 【最新文章】

  • 余玠
  •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 虞荔字山披,会稽余姚人也。荔幼聪敏,有志操
  • 吴山图记
  •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
  •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
  •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
  •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
  • 孙子吴起列传
  • 陈平却谗
  •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
  •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
  •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