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9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276  浏览:

【原文】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①。
    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太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②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童仆诉诉如也,唯谨。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窃问侍者,取亲中裙,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岁余,建亦死。诸子孙成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取材于《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中戚里:京城皇室外戚居住的地方。
    ②路马:通“辂马”,天子所乘之马,此指天子车驾。

【问题】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宫门阙,必下车趋    趋:趋向,表示追随于后。
    B.见路马必式焉    式:同“轼”,手扶车轼表敬。
    C.虽燕居必冠    燕:同“宴”,安逸,闲适。
    D.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语迟钝,寡言。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其万石之谓邪    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①因长老肉袒固谢罪    ②不如因而善遇之
    C.①高祖曰:若能从我乎    ②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①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    ②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万石君出身低微,十五岁初侍高祖,虽无才能但汉高祖信任他并任命他为太中大夫。
    B.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是一种褒扬。这是针对石奋父子五人所受恩宠及官阶俸禄
    说的。
    C.文章表现石奋父子为官治家的恭敬孝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臣们谨小慎微而又惶恐的
    心理。
    D.司马迁认为石奋品行忠厚,善于教化而不苛刻,做到了孔子所说的“讷于言而敏于行”。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5分)
    译文
    (2)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8.略
    9.C(A“之”①宾语前置的标志;②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因”①通过,
    经由;②乘,趁机。C.两个“若”都是人称代词“你”。D.“以”①因为;②在。)
    10.A(“无才能却颇受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中大夫”一句有误:官至“太中大夫”是孝文
    帝时的事情,与汉高祖无关。)
    11.(1)有已成年的子孙在他身边,即使闲居在家,他也要穿戴整齐,(显出一副)端庄严肃的样子。(5分)
    (2)万石君一家因为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国,即使是齐、鲁一带那些品行质朴的儒生,都自认为比不上他。(5分)
    万石君名叫奋,姓石。十五岁时,侍候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他:“你家有什么人?”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能弹琴。”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他说:“愿意尽力效劳。”于是高祖封他姐姐为嫔妃,让石奋任中涓官,把他家迁到氏安城的中戚里。
    他做官到文帝时,靠积累功劳官职升到了太中大夫。虽然没有文才学问,但他恭敬谨严没人能比。到孝景帝即位,让他担任九卿之职。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甲某,三子乙某,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都做到二千石的官职。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恩宠竞然集中在他一家。”就称石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末年,万石君回家养老。他作为大臣每年定期参加朝会时,经过皇宫的门楼,一定要下车小步快走(以示恭敬),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手扶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子孙做小官,回家时拜见他,石奋一定穿着朝服接见,不称呼名字。子孙有错误,不责备,(但是)不上正座,面对食案不吃饭。然后儿子们责备有过错的子孙,由辈分高的带领脱掉上衣袒露上身一再谢罪,表示悔改,这才饶过。有已成年的子孙在他身边,即使闲居在家,他也要穿戴整齐,(显出一副)端庄严肃的样子。仆人也都是一副恭敬谨慎的样子。万石君一家因为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国,即使是齐、鲁一带那些品行质朴的儒生,都自认为比不上他。
    长子石建任郎中令,小儿子石庆任内史。石建年老时,头发都白了,而万石君却依旧健康没病。石建做郎中令,每五天休假一天,回家探望父亲,暗中询问伺候父亲的人,拿着他父亲的内裤,亲自洗涤,然后再交给仆人,不敢让万石君知道,习以为常。石庆任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儿子中是最随便不拘礼仪的了,尚且这般谨慎。他任齐国相,整个齐国的人都仰慕石庆的好家风,他不靠政令,齐国就治理得很好,老白姓为他建立“石相祠”。
    万石君在汉武帝元朔五年时去世。长子郎中令石建哭得十分悲伤,扶着拐杖才能行走。一年多后,石建也死了。石奋的子孙都很孝顺,但石建最突出,其孝顺程度超过了万石君。
    太史公说:孔子有句话,“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努力”,恐怕就是说的“万石君”这样的人吧?因此他的教化不急峻却能成功,不苛刻却能使局面安定。这可以说是努力按照孔子说的标准去做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万里寻兄记
  • 下一篇:汪立信
  • 【推荐文章】

  • 长清僧

    【原文】 长清僧 【清】蒲松龄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

  • 长安雪下望月记

    【原文】 长安雪下望月记 舒元舆 今年子月月望,长安重雪终日,玉花搅空,舞下散地,...

  • 梁彦光

    【原文】 梁彦光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昕亲曰:此儿有...

  • 梅花岭记

    【原文】 梅花岭记 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

  • 叹牛

    【原文】 叹牛 刘禹锡 刘子行其野,有叟牵跛牛于蹊。 偶问焉:何形之瑰欤?何足之病欤...

  •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

    【原文】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

  • 【最新文章】

  • 凌虚台记
  • 张纲
  • 张祜,字承吉,南阳人,来寓姑苏。乐高尚,称
  •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所生母刘无宠,得
  •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部
  • 杨俊字季才,河内获嘉人也。受学陈留边让,让
  • 杨砺
  • 魏文侯卜相
  • 温甫六弟左右:五月廿九、六月初一、连接弟三
  • 长清僧
  • 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
  •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无忌贵戚好学
  • 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
  • 南阳樊英,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