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王莽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279  浏览:

【原文】
    王莽
    平帝年九岁,太皇太后临朝,大司马莽秉政,百官总己以听于莽。越西郡上黄龙游江中,太师(孔)光、大司徒(马)宫等咸称“莽功德比周公,宜告祠宗庙”。大司农孙宝曰:“周公上圣,召公大贤,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今风雨未时,百姓不足,每有一事,君臣同声,得无非其美者?”时大臣皆失色。甄邯即时承制罢议者。会宝遣吏迎母,母道病,留弟家,独遣妻子。司直陈崇劾奏宝,事下三公即讯。宝对曰:“年七十,悖耄,恩衰供养,营妻子,如章。”宝坐免,终于家。三月,癸酉,大司空王崇谢病免,以避王莽。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王莽白太后:宜衣缯练,颇损膳,以示
    天下。莽因上书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于是公卿皆慕效焉,凡献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又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以居贫民。莽帅群臣奏太后言:“幸赖陛下德泽,间者风雨时,甘露降,神芝生,荚、朱草、嘉禾,休征同时并至。愿陛下遵帝王之常服,复太宫之法膳,使臣之各得尽欢心,备共养!”莽又令太后下诏,不许。每有水旱,莽辄素食,左右以白太后。太后遣使者诏莽曰:“闻公菜食,忧民深矣。今秋幸孰,公以时食肉,爱身为国!”光禄大夫楚国龚胜、太中大夫琅邪邴汉以王莽专政,皆乞赅骨。莽令太后策诏之曰:“朕愍以官职之事烦大夫,大夫其修身守道,以终高年。”皆加优礼而遣之。梅福知王莽必篡汉祚,一朝弃妻子去,不知所之。其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姓名为吴市门卒云。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尚犹有不相说    说:通“悦”。
    B.宝坐免    坐:通“座”。
    C.宜衣缯练,颇损膳    颇:稍微。
    D.休征同时并至    休征:吉祥的征兆。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得无非其美者    得无:莫非,莫不是
    B.营妻子,如章    如章:像奏章上讲的那样
    C.又起五里于长安城中    五里:五里地的长度
    D.莽又令太后下诏,不许    不许:不批准(奏章的请求)
    3.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百官总己以听于莽
    ②公以时食肉
    ③以王莽专政,皆乞骸骨
    ④左右以白太后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C.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不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①两不相损②恩衰供养
    A.①对掌权人和提意见的人都无损害。    ②对老母养育之母报答不够。
    B.①对周公、召公二人都无损害。    ②年老无法报答老母养育之恩。
    C.①对周公、召公二人都无损害。    ②对老母养育之母报答不够。
    D.①对掌权人和提意见的人都无损害。    ②年老无法报答老母养育之恩。
    5.下面两句的意思是(    )
    ①王崇谢病免
    ②为吴市门卒
    A.①王崇因病被免职    ②替吴国宋门至死
    B.①王崇称病辞官    ②替吴国守门至死
    C.①王崇称病辞官    ②做会稽守门人
    D.①王崇因病被免职    ②做会稽守门人
    6.“朕愍以官职之事烦大夫,大夫其修身守道,以终高年”一句的意思是(    )
    A.我怜悯你们做官劳累,各位大夫还是勤修自身,恪尽职守,来为国尽忠。
    B.我为由于公事给各位大夫带来不便而忧愁,望各位(退休后)洁身自爱,尽享天年。
    C.我同情各位大夫由于公事而忧烦,你们还是要修养身心,坚守正道,保持晚节。
    D.我体谅你们由于做官而劳苦,作为大夫应该修身懂礼,才能安度晚年。
    7.以下各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莽或奸诈,或虚伪,或专横的性格的一组是(    )①事下三公即讯
    ②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
    ③母道病,留弟家,独遣妻子
    ④莽又令太后下诏,不许
    ⑤皆加优礼而遣之
    ⑥每有水旱,莽辄素食
    A.①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平帝年幼,太皇太后听政,王莽专权,百官畏惧王莽权势,对他阿谀奉承,大司农孙宝看不惯这些,提出不同意见,遭到打击报复。
    B.王莽对敢于不顺从他的人或打击,或安抚,说明他专横跋扈,又有心计。地方受灾,他能带头捐款,献田,并且只吃素,不吃荤,说明他也有慈善心肠。
    C.百姓受灾,王莽劝太后节俭宫中用度,后又带领群臣劝太后恢复,同时又让太后下诏,不同意群臣的请求,这是玩弄政治手腕,掩盖篡汉野心。
    D.孙宝、王崇、龚胜、邴汉、梅福识破了王莽篡汉野心,或与王莽公开斗争,或不与之同流合污,从他们身上体现了可贵的民族气节。

【参考答案】
    1.B(“坐”是“犯了…罪”)
    2.C(“五黑”是五条街巷)
    3.D
    4.C
    5.C
    6.B
    7.D
    8.A
    【译文】
    平帝时年九岁,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大司马王莽把持朝政,百官各司其职而听命于他。越西郡官员上奏,有黄龙在长江中游动,太师孔光、大司徒马宫等都称赞道:“王莽的功德比得上周公,应该在宗庙祭祀禀告。”大司农孙宝说:“周公是至上的圣人,召公是伟大的贤人,二人尚且还有不一致的地方,在经典中有所记载,但没有损伤他们的形象。现在风雨不顺,百姓供养不足,每遇到一件事,群臣异口同声,莫非是王莽的缺点?”当时大臣们都大惊失色,甄邯立即宣布奉旨停止讨论。时逢孙官派下吏去接迎母亲,母亲途中生病,留在他的弟弟家,唯独让他的妻子儿女到长安。司直陈崇弹劾参奏孙宝,案件交付三公立即审讯。孙宝回答说:“我年已七十,性情昏乱,供养母亲的恩义衰退,只知料管妻儿,就如奏章所说。”孙宝坐罪免职,终殁于家。三月,癸酉,大司空王崇称病辞职来避开王莽,被免职。郡国发生重大旱灾、蝗灾,青州尤其厉害,人民流离失所。王莽禀告太后:应该穿素绢丝的衣服,大力减省御用膳食,以此来向天下表示节俭。王莽趁机上书,愿意拿出百万钱,献出三十顷地,交给大司农来救助贫民。于是公卿大臣们都敬慕效仿,献田地房宅的共有二百三十人,按人口分给贫民。又在长安城中兴建五个里,修房宅二百所,用来给贫民居住。王莽率领群臣启奏太后:“幸而依赖陛下的盛德恩泽,近来风调雨顺,甘露从天而降,灵芝生长,荚、朱草、嘉禾等瑞兆同时一起出现。希望陛下遵照规定穿帝王正常的服饰,恢复太宫正常的膳食,让臣子们各自得以尽求欢之心,完备供养之物!”王莽又让太后下诏令,表示不同意。每有水灾、旱灾,王莽就吃素,左右的人把这种情况告诉太后。太后派使者诏令王莽说:“听你您素食,为民忧虑太深了。今年秋收幸而丰收,您要依时吃肉,为国家爱惜身体!”光禄大夫楚国人龚胜、太中大夫琅邪人邴汉因王莽专权,都乞求退休。莽让太后下旨说:“我不忍心用职务上的事情烦扰你们,愿你们修养品德严守正道,终其高寿。”全都加以优厚的礼遇而遣送了他们。梅福知道王莽一定会篡夺汉家君位,有一天抛下妻儿离去,不知去了哪里。那以后,有人在会稽见到他,改变了姓名,做了吴市看门的士卒。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汪应辰传
  • 下一篇:王粲
  • 【推荐文章】

  • 叹牛

    【原文】 叹牛 刘禹锡 刘子行其野,有叟牵跛牛于蹊。 偶问焉:何形之瑰欤?何足之病欤...

  • (1)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

    【原文】 (1)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

  •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

    【原文】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时方以传注记...

  •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

    【原文】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超然台记

    【原文】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

  • 【最新文章】

  •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乳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
  •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
  • 牛存节,字赞正,青州博昌人也。事诸葛爽于河
  •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
  •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同县豪右陈茂,谮
  • 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政议
  •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
  • 谭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父资荣,金末为交
  • 叹牛
  •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康熙十七年,诏举
  • 种皓字景伯,河南洛阳人。顺帝末,为侍御使。
  • 种世衡,字仲平,少尚气节,昆弟有欲祈其赀者
  •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
  •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
  • 张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