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为兄轼下狱上书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3年8月10日
作者:苏辙  文章ID:30310  浏览:

【原文】
    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辙
    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衰而怜之。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
    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顷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不问。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复有所为。但其旧诗已肯自传播。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土。
    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晚节。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
    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圣,过于汉文远甚。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惟宽其狂妄,特许所乞,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

【问题】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早失怙恃    父母的代称
    B.自此深自悔咎    遭殃
    C.而已陷于刑辟    刑法、刑律
    D.惟宽其狂妄    宽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少抱有为之志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左右亲近,必无为方者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若蒙陛下哀怜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D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
    理解:苏轼自以为拥有天地宽容的恩德,不知道敬畏,更不知道抑制自己。
    B.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
    理解:虽然当年干了太多糊涂事,终有所觉悟,想在晚年时有所报效。
    C.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
    理解:虽然我想改过自新,洗心革面来报效贤明的君主,却缺乏充分理由来证明。
    D.汉文因之,遂罢肉刑。
    理解:汉朝的法律因此免了淳于公的肉刑。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
    ①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
    ②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
    ③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
    ④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⑤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⑥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呼天抢地的语气陈述人命关天的危迫,继而动之以手足之情,晓之以如
    焚之忧,感人至深。
    B.苏轼性格愚直狂狷,恃才傲物,又爱纵谈古今,舞文弄墨,所以上章论事,观点不
    一致,最终获罪下狱,不可救药。
    C.苏轼的一段话,一谓苏轼少有大志,又遇杰出明主,深欲报效朝廷;一谓平素在朝
    势力孤危,一旦身陷囹圄,除兄弟外无人搭救。
    D.苏辙想捐出自己的官职为苏轼赎罪,不敢存非分之想,只希望能救兄长出狱,使兄
    长不至于死在狱中。

【参考答案】
    6.B
    7.D
    8.D
    9.C
    10.B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王镇恶,北海剧人也。祖猛,字景略,苻坚僭号关中,猛为将相,
  • 下一篇: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新罗国君死,诏拜侍封郎中往吊。故事
  • 【推荐文章】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传是楼记

    【原文】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杜预

    【原文】 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

  • 古砚说

    【原文】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

  • 李姬传

    【原文】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

  • 【最新文章】

  • 游庐山记
  • 游盘山记
  • 游三游洞记
  •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
  • 张释之
  •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
  • 送胡叔才序
  •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 送石处士①序
  •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
  • 李斯
  • 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
  • 谢德权字士衡,福州人。归宋,补殿前承旨。咸
  •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
  • 辛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