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自汉丞相贤以后,世为三辅著姓。伯
作者:未知 文章ID:30313 浏览:
【原文】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自汉丞相贤以后,世为三辅著姓。伯父祖征,宋末为光禄勋。睿事继母以孝闻。睿兄纂、阐,并早知名。纂、睿皆好学,阐有清操。祖征累为郡守,每携睿之职,视之如子。时睿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憕、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然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宋永光初,袁凯为雍州刺史,见而异之,引为主簿。齐末遣其二子,自结于高祖。义兵檄至,睿率郡人伐竹为筏,倍道来赴,有众二千,马二百匹。高祖见睿甚悦,拊几曰:“他日见君之面,今日见君之心,吾事就矣。”义师克郢、鲁,平加湖,睿多建谋策,皆见纳用。大军发郢,谋留守将,高祖难其人;久之,顾睿曰:“弃骐骥而不乘,焉遑遑而更索?”即日以为冠军将军、江夏太守,行郢府事。初,郢城之拒守也,男女口垂十万,闭垒经年,疾疫死者十七八,皆积尸于床下,而生者寝处其上,每屋辄盈满。睿料简隐恤,咸为营理,于是死者得埋藏,生者反居业,百姓赖之。高祖即位,迁廷尉,封都梁子,邑三百户。天监三年,魏遣众来寇,率州兵击走之。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高祖诏众军进次东陵。魏人服睿威名,望之不敢逼,全军而还。
普通元年夏,迁侍中、车骑将军,以疾未拜。八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九。遗令薄葬,殓以时服。谥曰严。(节选自《梁书·韦睿传》)
【问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睿多建谋策,皆见纳用 建:提出
B.男女口垂十万 垂:接近,临近
C.天监三年,魏遣众来寇 寇:侵犯,入侵
D.高祖诏众军进次东陵 次:按次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齐末遣其二子,自结于高祖
其孰能讥之乎
B、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
是说也,人常疑之
C、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D、遗令薄葬,殓以时服
敛赀财以送其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韦睿祖上世世代代都是三辅地区的名流大姓,兄弟三人都早有名声,伯父对他十分偏爱,问他和两个哥哥的优劣时,韦睿谦虚不敢回答。
B.雍州刺史袁凯,认为韦睿与众不同,任命韦睿担任自己的主簿。后来高祖举兵时,韦睿筹集人马,沿水路投奔了他,高祖拍案叫好。
C.担任江夏太守时,韦睿组织郡城保卫战,坚守一年,百姓因疾病而死的有十之七八,韦睿对他们一一安抚并予以帮助,百姓很信赖他。
D.韦睿统率梁军攻打魏国小岘城,他力排众议,果断出击,很快便攻下了城池。魏军畏惧韦睿的威名,放弃对东陵的进攻,撤军而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4分)
译文:
(2)大军发郢,谋留守将,高祖难其人;久之,顾睿曰:“弃骐骥而不乘,焉遑遑而更索?”(6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D
2.C
3.A
4.(1)但是,在参与国家大事,成就功业方面,没有谁比得上你啊。
(2)大军从郢州出发,高祖考虑留谁为守将,为找到这样的人为难;过了很久,高祖看着韦睿说:“放弃眼前的骏马不骑,为什么还要心神不定地另外寻觅呢?”
【解析】
1.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D项:“次”,临时驻扎,住宿
2.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C项:趁着,乘机,介词。A项:他的,代词/难道,表反诘语气。B项:表判断语气/表停顿语气。D项:用,介词/来,连词)
3.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思想观点。A项:韦祖征询问的是韦睿与内兄王憕、姨弟杜恽相比谁学问好,不是“询问他和两个哥哥的优劣”。
4.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1)4分,“干”、“逮”、宾语前置句“莫汝逮”各1分,大意1分。(2)6分,“谋”、“难”、“更”、“索”、状语后置句“发郢”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从汉丞相韦贤以后,世代都是三辅地区的望族。伯父韦祖征,在宋末担任光禄勋。韦睿侍奉继母因为孝顺而闻名。韦睿的哥哥韦篡、韦阐都早有名气。他和大哥韦篡都勤学,而二哥韦阐则拥有高洁品格。祖征一直担任郡守,常常提携韦睿,把他当儿子一样。当时韦睿的妻兄王憕、姨弟杜恽,在乡里都有很大的名声。他的伯父韦祖征对韦睿说:“与憕、恽相比,你认为自己怎么样?”韦睿谦逊不敢回答。祖征说:“你的文章比起他们来或许略为逊色,但学识应该超过他们,而在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建功立业方面,他们都比不上你啊。”
宋永光初年,袁凯担任雍州刺史,见到韦睿,认为他很不寻常,就引见他担任主簿。齐朝末年,韦睿派自己的两个儿子前去与高祖结好。高祖的义军战斗号令一到,韦睿就率领同郡百姓响应,砍下竹子作为竹筏,日夜兼程前来投奔,共有两千人,两百匹马。高祖看见韦睿后十分高兴,激动得拍着几案说:“往日看见您的尊容,今天见到您的忠心,我的大事成功了!”起义军队攻占郢、鲁,平息加湖,韦睿多次提出良好的计谋,都被高祖一一采纳。大军从郢州出发,高祖考虑留谁为守将,感到难以找到适当的人选。过了很久,高祖望着韦睿说:“抛弃眼前的千里马不骑,为什么还要心神不定地另外寻觅呢?”当天就任命韦睿担任冠军将军、江夏太守,代管郢州公务。当初,齐军固守郢城时,人口将近十万,经过一年的坚守,十分之七八的人因感染瘟疫而死亡,尸体都堆在床下,而活人就睡在上面,每间屋子都是满满的。韦睿料理抚慰,全都妥善安排,于是死者得以安葬,生者返回故居,重操旧业,老百姓都很信赖他。高祖建立梁朝后,提拔韦睿为廷尉,封都梁子,食邑三百户。天监三年,魏国派兵进犯,韦睿率领州兵击败了他们。天监四年,梁军北伐,梁武帝下诏让韦睿统领各路军马。韦睿派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打北魏的小岘城,未能攻下。韦睿在围城的营寨巡视时,发现魏城中忽然有数百人走了出来,在城外列阵。韦睿想攻打他们,各位将领都说:“我们刚刚都是轻装而来,没有作战的准备,等我们回去穿上盔甲后,才能够向他们进攻。”韦睿说:“不能这样。北魏城中共二千多人,关闭城门坚守,完全能够自保。现在这些人无故走出城外,他们一定是骁勇的将士,如果能挫败他们,这城池就自然可以攻下。”于是向魏军发起进攻,将士们都拚死作战,魏军果然败阵而逃,韦睿趁势急攻,到第二天晚上把小岘城攻了下来。高祖下令军队驻扎在东陵。魏军慑服于韦睿的威名,远远相望不敢靠近,撤军而去。
梁武帝普通元年夏天,升为侍中、车骑将军,因病没有拜受。八月,死于家中,时年七十九岁。遗言薄葬,用平时衣服收殓。谥号为“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