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温甫六弟左右:五月廿九、六月初一、连接弟三月初一、四月廿五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325  浏览:

【原文】
    温甫六弟左右:五月廿九、六月初一、连接弟三月初一、四月廿五、五月初一三次所发之信,并四书文二首,笔力实实可爱!信中有云:“于兄弟则直达其隐,父子祖孙间不得不曲致其情。”此数语有大道理,余之行事,每自以为至诚可质天地,何妨直情径行。咋接四弟信,始知家人天亲之地,亦有时须委曲以行之者。吾过矣!吾过矣!
    香海为人最好,吾虽未与久居,而相知颇深,尔以兄事之可也。丁秩臣、王衡臣两君,吾皆未见,大约可为尔之师,或师之,或友之,在弟自为审择。若果威仪可则,淳实宏通,师之可也。若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
    尔三月之信,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后信言已向陈季牧借《史记》,此不可不看之书。尔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余从前教诸弟,常限以功课,近觉限人以课程,往往强人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故近来教弟,但有一“专”字耳。专字之外,又有数语教弟,兹待将冷金笺写出,弟可贴之座右,时时省览,并抄一付寄家中三弟。
    香海言时文须学《东莱博议》,甚是。弟先须用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即不读亦可。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学诗从《中州集》入亦好。然吾意读总集不如读专集。此事人人意见各殊,嗜好不同。吾之嗜好,于五古则喜读《文选》,于七古则喜读昌黎集,于五律则喜读杜集,七律亦最喜杜诗,而苦不能步趋,故兼读元遗山集。
    吾作诗最短于七律,他体皆有心得。惜京都无人可与畅语者。尔要学诗,先须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阅,先须学一体,不可各体同学,盖明一体则皆明也。凌笛舟最善为律诗:若在省:尔可就之求教。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陈季牧最喜谈字,且深思善悟。吾见其寄岱云信,实能知写字之法,可爱可畏!尔可从之切磋,此等好学之友,愈多愈好。(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问题】
    1、对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每自以为至诚可质天地,何妨直情径行    每:每次
    B.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    慢亵:傲慢、无礼
    c.若果威仪可则,淳实宏通,师之可也    则:效法
    D.吾作诗最短于七律,他体皆有心得。    短:不喜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近来觉限人以课程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B.①睹京都无人可与畅语者。    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C.①于五古则喜读《文选》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①若果威仪可则,淳实宏通,师之可也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本文作者“读书”观点的一组是
    ①并四书文二首,笔力实实可爱
    ②故近来教弟,但有一专字耳
    ③若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
    ④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
    ⑤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
    ⑥然吾意读总集,不如读专集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香海、丁秩臣、王衡臣都是优秀的人才,叫弟弟要拜他们为师,不要对他们等闲视之。如果怠慢亵渎了人家,那便不能受到教益。
    B.作者认为《史记》是一本不可不熟读的书。读《史记》时,其他书就暂时不要读了。
    C.作者对自己过去教育弟弟的方式进行了反省,认为强人所难的教育方式,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D.虽然作者喜欢杜甫的七律诗,但自己却不擅长七律的写作,其他体裁却还自认有心得。因此对弟弟要学诗,他提议专攻一种体裁,学好某一体裁,其他的就都明白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约可为尔之师,或师之,或友之,在尔自为审择。
    译文:
    (2)凌笛舟最善为律诗,若在省,尔可就之求教。
    译文:

【参考答案】
    1.C(每:常常,时常;慢亵:怠慢、轻视。短:不擅长,不会)
    2.B表示定语后置(A以:前为介词,用,把,拿;后为介词,因为,由于:c于:前为介词,对于;后为表被动,译为“被”;D之:前为代词,他:后为用在表时间的分句中作状语,与“也”相呼应,相当于“……的时候”。)
    3.B(①是说弟弟的信,③是谈拜师交友,⑤是谈练书法。)
    4.A(对香海没说要拜他为师,而是要弟弟以兄长对待他。)
    5.①大约可以做你的老师,是认他为师,还是认他为友,弟弟自己作出决定。
    ②凌笛舟最长于写作律诗,如果在省里,弟弟可以找他求教。
    参考译文:
    温甫六弟左右:五月二十九日、六月初一接连收到弟弟三月初一、四月二十五、五月初一三次所发的信,及四书文两篇,笔力确实可爱!信中说,“在兄弟面前直截了当陈述自己的隐情.父子、祖孙之间,不得不转弯抹角的表达自己的衷曲。”这几句有大道理。我办事,经常自以为只要诚心诚意,可质证天地,有话直说没有什么妨碍。昨按四弟的信,才知道即使是至亲,有时也要委曲行事。这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过错!
    香海为人很好,我虽然和他住在一起不久,但了解很深,你可以兄长对待他。丁秩臣、王衡臣两位,我都没有见过,大约可以作你的老师。是认他为师,还是认他为友,尔自己决定。如果真是威仪可为表率,淳朴实在,庞博通达,认做老师可以。如果只是博雅能文,认做朋友可以。不论是认做师或认做友,都要抱一种敬畏的心理,不要等闲视之,慢慢就怠慢亵渎了人家,那便不能受到教益。
    你三月的信,所定功课大多,多了就不专了,万万不可以。后信说已向陈季牧借《史记》,这是不可不熟读的书。你既然读《史记》,便不能看其他书了。功课没有一定的呆办法,只是要专。我从前教各位弟弟,常常限定功课,近来觉得这样做是强人所难,如果你们不愿意,虽说天天遵守限定功课的进程,也没有益处。所以近来教弟弟,只强调一个专字。专字以外,又有几句话告诉弟弟,现特地用冷金笺写出来,弟弟可以贴在座右,时刻看看,并抄一付,寄家中的三位弟弟。
    香海说学时文要学《东莱博义》,很对。弟弟先用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就是不读也可以。无论什么书,总要从头到尾,通览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这本书的大的布局,它的精彩之处,却茫然不知道。学诗从《中州集》入手也好,然而,我的意思,读总集不如读专集。这种事情,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嗜好也不同,我的嗜好,像五言古诗则喜欢读《文选》,于七言古诗则喜欢读昌黎集,于五言律诗则喜欢读杜集,七言律诗也最喜欢杜诗,而苦于不能一步一趋,所以兼读元遗山集。
    我作诗最不会作七律,其他体裁都有心得,可惜京城里没有可以在一起畅谈的人。弟弟要学诗,先要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看,先要学一体,不可各体同时学,因为明白了一体,便都明白了。凌笛舟最长于做律诗,如果在省,弟弟可以找他求教。习字临《千字文》也可以,但要有恒。每天临帖一百字,万万不要间断,那么几年下来,便成了书法家。陈季牧最喜欢谈书法,并且能深思善悟,我看过他给岱云的信,知道他实在了解书法之诀窍,可爱又可畏!弟弟可以和他切磋。这样好学的朋友,越多越好。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
  • 下一篇:文天祥
  • 【推荐文章】

  • 论琴

    【原文】 论琴 高濂 ①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故《记》曰君子无故...

  • 贺知章传

    【原文】 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季真,赵州永兴人。性旷夷,善谭说,与族姑子陆象先善。象...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宠

    【原文】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

  • 察传

    【原文】 察传 《吕氏春秋》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

  • 察今

    【原文】 察今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

  • 【最新文章】

  • 裴侠
  • 唐邕,字道和,太原晋阳人也。其先自晋昌徙焉
  • 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
  • 桃花涧修禊诗序
  •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
  • 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
  • 羊祜,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并以清德闻
  •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
  • 佟客
  • 顾宪之
  •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
  • 管仲有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病矣将何以教寡
  •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
  •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