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
作者:未知 文章ID:30341 浏览:
【原文】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子胥遂亡。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岂徒百金剑邪!”不受。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立为后,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己。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 好:美丽
B.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 媚:讨好
C.不能无怨望 望:盼望
D.赐粟五百石,爵执 赐:赏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②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①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①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②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①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伍子胥“胆识才干”的一组是( )
①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②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
③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④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⑤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
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是儿媳的秦女据为己有,还听信谗言,杀害了忠臣和骨肉,终于给楚国带来灾难。
B.伍奢是忠于职守的忠臣,他做太子建的太傅,就坚决维护太子建的利益,敢于当面指责楚平王的过错,即使激怒平王,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最终同长子一起被杀害。
C.伍子胥是一个有胆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在关键时刻,他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了借力报仇的愿望。
D.司马迁在文末启示后人,怨则生悲,无论身份贵贱,都不可使人产生怨毒之心,并强调隐忍以行,方可成就功名,伍子胥正因能“弃小义”,故而能“雪大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
(2)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
(3)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1)如果你们来,我能让你们的父亲活下去,如果不来,现在就杀了伍奢。(2分)
(2)大王为什么要因为谗佞狠毒的小人而疏远自己的骨肉至亲呢?(3分)
(3)做君王的人尚且不能让臣下产生怨恨,何况是同等地位的人呢!(3分)
参考译文: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员。伍员的父亲叫伍奢。他的兄长叫伍尚。他的先祖叫伍举,因直言谏诤事奉楚庄王,很有名声,所以他的后代在楚国很有名。楚平王有位太子名叫建,派伍奢做他的太傅,费无忌做他的少傅。楚平王派费无忌为太子建到秦国娶亲,这位秦国女子长得很美丽,无忌就骑马归,来报告平王说:“这位秦国女子相貌极美,大王可以自己娶她,另外再为太子娶亲。”平王于是自己娶了这位秦国女子,并对她极为宠爱,生个儿子叫轸。另外替太子娶了亲。无忌已经利用秦国女子向平王讨好,于是就在平王面前诽谤太子建。平王对太子建逐渐地越来越疏远,派他守卫城父,防备边疆。无忌又日夜不断地向平王说太子的坏话:“太子因为秦国女子的级故,不会没有怨恨,很快就会在国内发动叛乱。”平王于是召来太子建的太傅伍奢讯审问。伍奢说:“大王为什么要因为谗佞狠毒的小人而疏远自己的骨肉至亲呢?”平王大怒,囚禁了伍奢,而派城父司马奋扬前去杀太子,太子建就逃跑到宋国。无忌对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有才能,如果不杀他们,他们将会成为楚国的祸害。”平王派人召伍奢的两个儿子说:“如果你们来,我能让你们的父亲活下去,如果不来,现在就杀了伍奢。伍员说:“平王召我兄弟两人,并不是想让父亲活下去”而是怕有人逃脱,带来后患,我们两人一到,父子三人就都要处死。这对父亲的死有什么好处?还不如投奔他国,借他国之兵为父亲报仇雪耻。大家一起死了,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伍尚对伍员说:“你可以逃走了,你能够报杀父之仇,我将回去与父亲一起死。”伍尚被擒后,伍子胥就逃走了。到了昭关,昭关的守吏想抓他。追兵紧跟他们身后,他们来到一条江边,江上有一位渔翁划着一条船,他看到伍子胥十分焦急,就把伍子胥渡过了江。伍子胥过了江,就解下身上的佩剑说:“这把剑价值百金,就拿它送给你吧。”渔翁说:“根据楚国的法令,能抓获伍子胥的人赐粟五万石,赏赐执的爵位,岂只价值百金的一把剑呀!”不接受。到了吴国,正值吴王僚执政,公子光为将军。伍子胥知道公子光对内有野心,他想杀掉吴王僚而自立为王,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五年后楚平王死,轸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昭王。公子光于是派专诸袭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阖闾成了一国之主,便召来伍子胥,官拜行人,并让他参与谋划国家大事。阖闾称王后第四年,吴国攻打楚国,伍子胥在豫章大破楚军,第九年,吴王阖闾出动全国的军队与唐、蔡两国一起攻打楚国,经过五次大的战役,就到了郢都。楚昭王外逃。伍子胥到处寻找楚昭王,始终找不到,于是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拉出平王的尸身,抽了三百鞭,才罢手。
太史公说:“怨恨之心对于人来说实在是太厉害了,做君王的人尚且不能让臣下产生怨恨,何况是同等地位的人呢!当初如果让伍子胥与伍奢一起死了,跟蝼蚁之死又有什么区别呢?伍子胥能放弃小义,洗雪大耻,终于名垂后世。所以能暗中忍受来成就功名,不是伟
烈的大丈夫谁能做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