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祥,字彦祥,无为人。从俞通海来归。俞通海父廷玉徙巢,元末
作者:未知 文章ID:30401 浏览:
【原文】
薛祥,字彦祥,无为人。从俞通海来归。俞通海父廷玉徙巢,元末,盗起汝、瓶,廷玉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结寨巢湖,有水军千艘,数为庐州左君何所窘,遣通海问道归太祖,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样,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亲往抚其军。渡江,祥为水寨管军镇抚。数从征有功。
洪武元年转滑河南,夜半抵蔡河。贼骤至,祥不为动,好语谕散之。帝阁大喜。以方用兵,供亿艰,投京钱都滑运使,分司淮安。泼河筑堤,自扬达济数百里,丢役均平,民无
怨言。有劳者立奏,授以官。元都下,官民南迁,道经淮安,祥多方存恤。山阳、海州民乱,骑马都尉黄琛捕治,诠①误甚众。祥会鞠②,元验者悉原之。治淮八年,民相劝为善。及考满还京,皆焚香,祝其再来,或肖像祀之。
八年投工部尚书。时造凤阳宫殿。帝坐殿中,若有人持兵斗殿脊者。太师李善长奏诸工匠用厌镇法,帝将尽杀之。祥为分别交替不在工者,并铁石匠皆不预,活者千数。营谨身殿,有司列中匠为上匠,帝怒其罔,命齐市。祥在侧,争曰“奏对不实.竞杀人,恐非法。”得旨用腐刑。祥复徐奏曰“腐,废人矣,莫若杖而使工。”帝可之。明年改天下行省为承宣布政司。以北平重池,特授祥,三年治行称第一。
为胡惟庸所恶,坐营建扰民,滴知嘉兴府。惟庸诛,复召为工部尚书。帝曰"详臣害汝,何不言?"对曰"臣不知也。"明年,坐累杖死,天下哀之。子四人,询琼州,遂为琼山人。
(节选自《明史》列传二一、二六)
(注)①诠:quán,连累。②鞠:jū,审问。
【问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干平晴的一项是( )(3分)
A.大喜曰“天赞我也!” 赞:帮助
B.授京最都糟是使,分司淮安 司:掌管
C.民相劝为善 善:好的
D.坐营建扰良,滴知嘉兴府 坐:因……获罪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方用兵,供亿艰 夫夷可近,则游者众
B.苛怒其罔,命弃市 以乱易整,不武,吾莘还也
C.帝可之且罪侯 单于初立,恐汉袭芋
D.为胡位庸所恶 身死人手,丰天下笑者,何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干正确的一项是( )
A.薛祥原先可能参加水军,后来跟俞通海归顺明太祖朱元璋,渡江后担任水军小头目。太祖对他在一次糟运中好语退贼十分满意。
B.薛祥治理淮河两岸的人民共八年,政绩突出,抚恤慰问迁徙民众,他死后人民有的画肖像祭祀他
C.营造凤阳宫殿时,皇帝因有人打斗将要全部杀死工匠,薛样区分出轮流不在上工的工匠,救活下来上千人,可见其做官为民着想。
D.胡惟庸曾经陷害薛祥,皇帝问为什么不上书说一说,薛祥回答他说不知道这事?可见薛样为人较为豁达。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渔河筑堤,自扬达济数百里,儒役均平,民无怨言。(5分)
(2)腐,废人矣,莫若杖而使工。(5分)
【参考答案】
4.C项。“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事”。
5.D项,都是介词“被”。A项:连词,“因为”/连词,同“而”;B项:代词,“他们”/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C项:代词,“这件事”/代词,代“匈奴”。
6.B项。与原文不符,不是治理淮河两岸,是“淮安”,在现在的江苏省。“死后”原文中也没有这一信息。
7.(1)疏浚河道构筑堤岸,从扬州直达济南几百里,民众分担劳役均衡平等,百姓没有怨恨的话语。(2)腐刑,是使人成废人的刑罚,不如改用杖刑还使他们能够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