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迁通判郑州。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413  浏览:

【原文】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迁通判郑州。表请天下建常平仓,以塞兼并之路。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逾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契丹犯边,从幸澶州。雍王元份留守东京,遇暴疾,命旦驰还,权留守事。旦曰:“愿宣寇准,臣有所陈。”准至,旦奏曰:“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旦既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严,使人不得传播。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忽闻后有驺呵声,惊视之,乃旦也。
    宫禁火灾,旦驰入。帝曰:“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继上表待罪,帝乃降诏罪己,许中外封事言得失。后有言荣王宫火所延,非天灾,请置狱劾,当坐死者百余人。旦独请曰:“始火时,陛下已罪己诏天下,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当坐者皆免。
    天禧初,进位太保。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一日,帝曰:“朕方以大事托卿,而卿疾如此。卿万一有不讳,使朕以天下事付之谁乎?”旦曰:“知臣莫若君,惟明主择之。”再三问,不对。因曰:“试以卿意言之。”旦强起举笏曰:“以臣之愚,莫如寇准。”帝曰:“准性刚褊,卿更思其次。”旦曰:”他人,臣所不知也。臣病困,不能久侍。”遂辞退。后旦没岁余,竟用准为相。(选自《宋史王旦传》)

【问题】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命旦驰还,权留守事    权:暂代官职
    B.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    驾:帝王
    C.臣备住宰府    备:满足
    D.当坐死者百余人    坐:因犯……罪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表请天下建常平仓,以塞兼并之路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①惊视之,乃旦也。
    ②候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C.①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①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王旦深谋远虑的一组是(    )
    ①表请天下建常平仓
    ②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
    ③所虑者政令,罚之不当
    ④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
    ⑤请置狱劾,当坐死者百余人
    ⑥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
    A.④⑤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④⑥
    11.下列各旬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丹入侵时,王旦先随皇帝到澶州,后派回京城代理雍王处理留守事宜,他严令禁人传播,直到战争结束,他家里的人还不知道他回了京城,还以为他在前线,专门到郊外迎接他。
    B.宫中失火,真宗很痛心两朝积蓄的财物一朝殆尽,王旦则认为财物事小,政令赏罚不当事大,首先要求罢免自己,使得真宗下诏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后来有人发现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要杀一百多人,王旦说服真宗不要追究。
    C.皇帝非常信任王旦,王旦却不愿意干预皇帝时继承人选的安排,并且说了解臣子谁也比不上国君,请皇上自己选择。
    D.王旦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寇准专门说他的坏话。他却总是称赞寇准的好处,并且坚持向皇帝推荐寇准,才使寇准有机会成为一代名相。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分)
    ①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3分)
    译文:
    ②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2分)
    译文:
    ③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2分)
    译文:

【参考答案】
    8.C    充数,充任。(各位,在官位上充数,多用于任职的自谦之词)
    9.A(都表目的,用来。B竟然/才,C取消句子独立性/的,D难道/宁可)
    10.C
    11.D(才使寇准有机会成为一代名相,错。)
    四、(20分)
    12.翻译(7分)
    ①皇帝一向认为王旦贤能,王旦曾经上奏后退下,皇帝目送着他说:“帮我得到太平的,一定是这个人啊。(3分)
    ②两朝的积蓄,我从来不敢任意花费,这一回被一场火灾全烧光了,实在太可惜了!(2分)
    ③现在却又要归罪于别人,如何能显示寄信?(2分)
    【参考译文】
    王旦,字子明,大名举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任郑州通判。上表请求普天兴建常平仓,以杜塞兼并的途径。真宗即位,王旦被授予中书舍人的职务。皇帝一向认为王旦贤能,王旦曾经上奏后退下,皇帝目送着他说:“帮我得到太平的,一定是这个人啊。”
    过了一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契丹入侵,王旦跟随皇帝出征澶州。雍王元份留守东京,忽然得了急病。真宗命令王旦急速返回东京代理留守事务。临时之时王旦对皇帝说:“请求召见寇准,臣有话要说。”寇准被叫来后,王旦说:“倘若十天之内我还没有接到前线捷报,那时应当怎么办?”真宗沉默了很久,说:“那你就立太子好了。”王旦返回京师后,直入宫禁,严令任何人不得走漏消息。等到皇帝班师回朝,王旦的子弟、亲属还赶到郊外去迎接王旦,忽听背后人喊马叫,吃惊地回头一看,竟然是王旦,才知道原来他早已回京了。
    有一次,宫内发生火灾,王旦闻讯后,立即奔赴现场查看。皇帝很伤感地对王旦说:“两朝的积蓄,我从来不敢任意花费,这一下被一场火灾全烧光了,实在是太可惜了!”王旦回答说:“陛下富有天下,损失了一写资财,不必过分忧虑;所最应忧虑的,乃是政令或有不明,赏罚或有不当,我凑数当了宰相,天降如此灾祸,我有责任,应当罢免。”随即上表请求治他的罪。皇帝也表示天降灾祸应由皇帝承担责任,下了罪已诏,并要求朝廷内外臣民多提意见,议论朝政,后来有人说,火灾是由荣王宫失火延烧进来的,并非天灾,请求将有关人员逮捕治罪,应处死的达百余人之多。王旦为此独自奏禀皇帝说:“火灾发生后,陛下已经下了罪已诏,大臣们也都上了奏章承担责任。现在却又要归罪于别人,如何能显示守信?况且火灾的缘起虽然有个过程,既然蔓延到宫里来了,怎能说就不是天灾呢?”有关人员全都得到赦免。
    天禧初年,进位太保,寇准多次诋毁王旦,王旦却一直称赞寇准。一日,皇帝问他;“我将把大事托付给你,而你却病得这样,你的病万一好不了,让我把天下事情托付给谁呢?”王旦说;“知臣莫若君,英明的君主自然能选择良臣。”再三问他,也不发表意见。皇帝于是说:“你尽管随便说好了。”王旦振作精神举起朝笏回答说;“依臣愚见,莫如寇准。”皇帝说;“寇准为人,性格过于刚烈偏狭了,你再说说别的人吧。”王旦说;“对别的人是否有谁能胜任宰相,我实在不太了解,我病重困乏,不能过久陪侍皇帝。”于是就告退了,后来王旦死后一年多,最终任用寇准为相。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颜衎,字祖德,兖洲曲阜人。自言兖国四十五孙。少苦学,治《左
  • 下一篇:晏子犯颜直谏
  • 【推荐文章】

  • 戴文进传

    【原文】 戴文进传 毛先舒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塘人也。 宣宗喜绘事,...

  • 郦道元

    【原文】 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人也。青州刺史范之子。太和中,为尚书主客郎。...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韩信

    【原文】 韩信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①、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

  • 放鹤亭记

    【原文】 放鹤亭记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

  • 班超

    【原文】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 【最新文章】

  • 戴文进传
  • 贾逵
  •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
  • 贾谊论
  • 书左仲甫事
  • 叔向贺贫
  • 疏广
  •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
  • 郦道元
  •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
  • 蜗角之争
  •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
  •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
  •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
  •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也。汉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