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杨王孙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441  浏览:

【原文】
    杨王孙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尸①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能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故圣王生易尚②,死易葬也。不加工于亡用,不损财于无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于戏!吾不为也。”祁侯曰:“善!”遂裸葬。
    注:①戮:辱。戮尸:丑化尸体。②尚:奉养。易尚:奉养条件容易满足。

【问题】
    1.下列各句中各有一个通假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养生亡所不致“致”通“制”
    B.以反吾真“反”通“返”
    C.必亡易吾意“亡”通“无”
    D.靡财单币“单”通“殚”
    2.“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的正确意思是(    )
    A.他的儿子想默默地不按他的意思办,彻底地废掉父亲的遗命。
    B.他的儿子想默默地不按他的意思办,但又很怕违背父亲的遗命。
    C.他的儿子想默默地不听从他的意见,等父病十分严重时废止他的遗命。
    D.他的儿子想默默地不听从父亲的嘱咐,再一次废止父亲的遗命。
    3.“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的正确意思是(    )
    A.王孙您害了痛苦的疾病,我最近随从皇上到雍地祭祀,未能到您跟前问候。
    B.王孙您害了痛苦的疾病,我紧张地随从皇上到雍地祭祀,未能前往拜访。
    C.王孙您被疾病所苦,我最近随从皇上到雍地祭祀,未能前往问侯。
    D.王孙您被疾苦所若,我被迫随从皇上到雍地祭祀,未能前往拜访。
    4.“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之制礼”的意思是(    )
    A.听说古代的圣王,由于不忍心看到亲人不能得到厚葬,就制定了死亡埋葬的有关规定。B.听说古代的圣王,出于人之常情不愿死者埋入黄土,就制定了死亡埋葬的有关规定。
    C.听说古代的圣王,考虑到人们不忍心亲自看到死者被草草埋葬,特制定了埋葬死者的礼制。
    D.听说古代的圣王,由于体察到人们都不忍心看到亲人死去,就制定了人死后埋葬的礼制。
    5.“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的意思是(    )
    A.但世俗之人竞相提高葬礼规格,费尽钱财,任其腐烂地下。
    B.但世俗之人对厚葬竞相攀比,耗尽钱财,任其腐烂地下。
    C.但世俗之人对厚葬竞相攀比,耗尽钱财,死者还是腐尸地下。
    D.但世俗之人竞相把厚葬视为高贵之举,耗尽钱财,任其腐烂地下。
    6.以下所列文中原句,有一项不是杨王孙“欲裸葬”的理由,这一项是(    )
    A.以反吾真
    B.物各反其真
    C.将矫世也
    D.死者不知
    7.以下所列文中原句,有一项不是杨王孙反对“厚葬”的理由,这一项是(    )
    A.靡财单币
    B.物各失其所
    C.圣人之遗
    D.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

【参考答案】
    1.A.
    2.B.(“重废父命”中的“重”,指很看重某事,译成“很怕”。)
    3.D.(“迫”,最近:“诣”,根据文意译为“前往问候”。)
    4.D.(看清“其亲”之后省略了什么。)
    5.A.(“高”为“提高”。)
    6.D.
    7.C.
    【译文】
    杨王孙是孝武帝时的人。家业甚大,供自己的生活所需十分充足,保养身体无所不致。及至生病临终时,先指示他的儿子说:“我想光着身子埋葬,以恢复我的本质,务必不要改变我的这个心意。我死了就先用布袋子盛上尸体,埋入地下七尽,已埋下之后,从脚部拉下布袋子,好让我的身体亲近黄土。”他的儿子想默默地不按父亲的意愿办,却又很怕违背父亲的遗命;想按父亲的意愿办吧,于心又不忍。于是,他前往拜见杨王孙的朋友祁侯。
    祁侯给杨王孙写信说:“王孙忍受着疾病的折磨,我近来非常紧张地随从皇帝到雍地祭祀,没时间前往问候你。我听说你让儿子把你裸葬,倘若死者无知觉则罢,如果有知觉,那就是在地下丑化尸体,并将赤条条地去拜见先辈,我自以为王孙不该采取这种裸葬的办法。而且《孝经》中说过‘对死者要做好棺木、穿好衣服、盖好被子’,这也是圣哲留下来的规矩,何必一个心眼死守着你的见解,希望王孙明察(再做决断)。”杨王孙复信说:“我听说古代的圣明君主,因为体察到人们都不忍心看到亲人死去,所以特别制定了人死后埋葬的一些礼制,现在人们的做法已远远超过了这些礼制。我之所以裸葬,是为了匡正不良的世风。厚葬实在对死者没者好处,而世俗之人却竟相提高标准,耗尽钱财,让它在地下腐烂掉。有些甚至今天埋下去,明天就被人挖出来,这又和在荒野中暴露尸体有什么区别?况且人死了,是终结一生的最后变化,也是物质归还于应去的地方。要归去的到了它应到的地方,要变化的变到应变的地步,这就是各自返还于原始处。以华贵的装饰向众人显示华贵,以厚葬隔离了应返还的原始处,会让归去的到不了应去处,该变化的不能自然地变化,就使物都丧失了本来面目。所以圣明的君主让活着的人得到好的养生条件,让死的人得到应有葬埋。不在没有实用价值方面下功夫,不在没有意义的地方损耗财力。现在耗费财力搞厚葬,阻滞该去到的地方,死者不知道,生者得不到,这就叫十分的糊涂。啊呀!我不能这样做。”祁侯说:“好!”于是就裸葬了杨王孙。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
  • 下一篇:杨文仲,字时发,眉州彭山人。七岁而孤。既冠,以《春秋》贡。
  • 【推荐文章】

  • 刘行

    【原文】 刘行 刘行本起家梁武陵王国常侍。遇萧脩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璠归周,寓居新...

  • 报刘一丈书

    【原文】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浣花溪记

    浣花溪记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

  • 苏武

    【原文】 苏武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

  • 苏辙传

    【原文】 苏辙传 自元佑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

  • 【最新文章】

  •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太祖征孙权,表歆
  • 卫绾
  • 卫鞅
  • 尉迟敬德,名恭,朔州善阳人。隋大业末,刘武
  • 乐广字彦辅,南阳淯阳人也。父早卒。广孤贫,
  •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
  • 雷于粤
  •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
  •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
  • 郑崇字子游,本高密大族,世与王家相嫁娶。祖
  • 刘行
  • 刘晏初为转运使,独领陕东诸道,陕西皆度支领
  • 刘义隆
  •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
  • 毕少董言,国初修老子庙,庙有道子画壁,老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