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赠黎安二生序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8日  更新时间:2023年8月21日
作者:(宋)曾巩  文章ID:30514  浏览:

【原文】
    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①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②。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③,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④。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⑤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注]①魁奇特起:意指新奇、杰出。②司法参军:官名,州府长官的佐吏,掌管刑狱治安。③斯文:指黎生、安生写作的古文。④迂阔:拘泥守旧,不切实际。⑤庸讵:岂,难道。

【问题】
    40、本文作者和其同时代的苏轼、【    】等人,都是“古文运动”的中坚。(1分)
    41、作者在第三段中说“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是因为【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42、作者认为自己的“迂阔”具体表现在【    】。(4分)
    43、文章最后所说的“择而取之”是希望黎安二生能在古文与时文、【    】与【    】之间做出选择。(2分)
    44、下面对这篇赠序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的“文眼”即为“迂阔”二字,全文议论紧紧围绕“迂阔”二字展开。
    B、第三段的议论是就黎生所谓“里之人笑其迂阔,求言以解里人之惑”而发。
    C、作者行文的意图是为了表明对世人讥笑的这种“迂阔”,自己是矢志不渝的。
    D、本文也是作者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写的,议论咄咄逼人,心中愤懑一泻无遗。
    45、你能否从上文的论述中大致判断出“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试简要概括如下:
    (1)【    】;(2分)
    (2)【    】。(2分)

【参考答案】
    40.欧阳修、王安石、苏辙、苏洵(写出一人即可1分)
    41.认为黎安二生的“迂阔”尚不如自己,都还要受到乡里的嘲笑,自己这个世上最“迂阔”的人,若向他们赠言,非但不能解除家乡人对他们的错误认识,反而会更加得罪家乡人,所以不知道能向他们说什么。
    42.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4分)
    43.道世俗(2分)
    44.D(2分)
    45.(1)文以载道(合乎古训、文章内容力求充实、穷尽事理等内容方面的特点);
    (2)文章的形式应有所创新,作者有自由驰骋的笔力。(写出一条2分,两条4分)
    [参考译文]
    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地的学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看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气势壮阔,风格雄伟,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
    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古文、时文;道、世俗这方面作出选择。
    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赠盖邦式序
  • 下一篇:张淳
  • 【推荐文章】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传是楼记

    【原文】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杜预

    【原文】 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

  • 古砚说

    【原文】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

  • 李姬传

    【原文】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

  • 【最新文章】

  • 游庐山记
  • 游盘山记
  • 游三游洞记
  •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
  • 张释之
  •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
  • 送胡叔才序
  •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 送石处士①序
  •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
  • 李斯
  • 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
  • 谢德权字士衡,福州人。归宋,补殿前承旨。咸
  •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
  • 辛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