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张允济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517  浏览:

【原文】
    张允济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日:“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日:“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日:“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人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日:“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日:“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迁高阳郡丞,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吏人畏悦。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竞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
    (《新唐书·列传一三五>)
    [注解]牸:雌性牲口。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务以德教训下    教训:教育训导。
    B.县司累政不能决    累政:几任执政者。
    C.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质:咨询。
    D.牛孳产至十余头    孳:繁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②妻家不知其故
    B.①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②蔡溃,遂伐楚
    C.①将诣妻家村中    ②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D.①恐被连及    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3.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衫蒙其头
    ②母以告允济
    ③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
    ④有人以牛牸依其妻家者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各问所从来处。
    ②曾有行人候晓先发。
    ③但能回取。
    ④吏人畏悦。
    译文:①——
    ②——
    ③——
    ④——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允济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
    ①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②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
    ③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④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⑤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
    ⑥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在郡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县令,他努力用德行教育老百姓,老百姓非常怀念他。
    B.武阳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在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却不肯归还那头牛,那人就请求允济评判,允济公允的解决了这次纠纷。
    C.张允济在武阳任职期间,政绩尤其卓异。在武阳县境内,甚至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境况,远近之人都称赞张允济。
    D.张允济后迁升为高阳郡丞,当叛贼统帅王须拔进攻围城时,城中粮食吃光了,官吏百姓采集槐树叶藁本草充饥,也没有人叛变朝廷。

【参考答案】
    1.【解析】答案:C。“质”是质问的意思。
    2.【解析】答案:A。A①人称代词,那个。②指示代词,其中。B连词,相当于“于是”。C将要。D相当于“到”。
    3.【解析】答案:C。①一般陈述句。②省略句。③④是定语后置句。
    4.【解析】参考答案:①一头一头询问是从哪里来的。②曾经有个赶路的人天亮前就要出发。③只要能返回去取。④官吏百姓心悦诚服。
    5.【解析】答案:C。①表现其以德治县。④写元武县前任长官的态度,从而表现允济的工作才能。
    6.【解析】答案:B。此人原是元武县人,不是武阳县人。
    [译文]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县令,致力予以德行教育训导民众,百姓很怀念他。元武县与武阳县接壤,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随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不肯还给那头牛,元武县衙门几任县令都不能解决过问题,那人就到武阳县请求允济评判,允济说:“你自有元武县令,怎么到这里来告状?”那人泪流不止,把事情的始末都讲了出来。允济于是命令手下人绑了那人,用衣衫蒙住他的头,将他带到他妻子娘家所在的村子去,说是抓住了盗牛贼。张允济召集村人,将村里的牛全部集中在一起,一头一头询问牛是从哪里来的,妻子娘家人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又担心受连累,就指着那头强占来的母牛说:“这是我女婿家的牛,从哪里来的我就不知道了。”允济便揭开牛主人蒙头的衣衫,对他妻子娘家人说:“这就是你女婿,你可以把牛还给他。”妻子娘家人叩头服罪。元武县主管官听说后,都十分惭愧。张允济还曾在路途中遇到一个种葱的老妇人,搭了一座圆形草房在那里守葱,允济对老妇人说:“你只管回去,不要不厌其烦地守着,如果遇到盗贼,应当来报告县令。"老妇人听从了他的劝告。回家住了一夜,那葱就丢失了很多。老妇人把情况告诉了他,他便把葱地十里之内的全部男女都集中起来,一个个到跟前来检验查问,果然找到了盗葱的人。曾有个赶路的行人,天亮前就出发,把衣衫掉到了路上,走了十几里才发觉,有人对他说:“我们这武阳县境内,路不拾遗,只要能返回去取,东西一定在。”正如先人所说,果然找到了衣衫。远近之人都称赞允济,他的政绩尤其卓异。
    允济后迁升高阳郡丞。当时没有郡将,允济独自统领大郡,官吏百姓心悦诚服。当叛贼统帅王须拔进攻围城时,城中粮食吃光了,官吏百姓采集槐树叶藁本革充饥,竟然没有人叛变。贞观初,积功升任刑部侍郎,封爵武城县男。后出京任幽州刺史,不久去世。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张堪
  • 下一篇:张敞
  • 【推荐文章】

  • 戴文进传

    【原文】 戴文进传 毛先舒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塘人也。 宣宗喜绘事,...

  • 郦道元

    【原文】 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人也。青州刺史范之子。太和中,为尚书主客郎。...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韩信

    【原文】 韩信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①、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

  • 放鹤亭记

    【原文】 放鹤亭记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

  • 班超

    【原文】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 【最新文章】

  • 戴文进传
  • 贾逵
  •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
  • 贾谊论
  • 书左仲甫事
  • 叔向贺贫
  • 疏广
  •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
  • 郦道元
  •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
  • 蜗角之争
  •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
  •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
  •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
  •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也。汉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