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文章ID:17914 浏览: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远征:指长征。万水千山:指长征途中的自然险阻。等闲:平常、寻常。五岭:指位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交界处的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和越城岭,又称南岭。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福建、江西出发,沿这四省边界的五岭山道,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向西进军。逶迤:蜿蜒曲折,连绵不断。腾细浪:翻腾着细小的波浪。乌蒙:山名,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气势雄伟。磅礴:雄伟高大。走泥丸:走:滚动。泥丸:泥团。水拍:原作“浪拍”,作者自注:“浪拍,改水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改的。他说一篇内不要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云崖:高耸入云的悬崖。暖:两岸山崖陡立,天气闷热。大渡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中央红军1935年5月下旬到达此地,先头部队在敌人炮火中攀着铁索冲过去,夺得此桥。横:横亘在面前。铁索寒:泸定桥为铁索架成,腾空高悬左右晃动。为阻止红军过桥,守敌拆除桥板,仅剩铁索。寒:指铁索寒气逼人。岷山:绵延于四川、青海、甘肃、陕西交界的山脉,海拔5000多米,终年积雪,又称大雪山。三军:这里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开颜:欢笑。
【写作背景】
1933年10月,蒋介石反动派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反革命大“围剿”,因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雩都等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红军连续粉碎了敌人四道封锁线,1935年1月,占领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红军两过娄山关,四渡赤水,冲破乌江天险,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次长征历时整整一年,走过了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11个省,攻占了62座县城,进行了380多次战斗。红军在长征途中,既要同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作斗争,又要同险恶的自然环境顽强拼搏,同时还要和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和分裂主义作斗争,历尽了千难万险,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最终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七律·长征》就是毛泽东在红军通过岷山、长征即将胜利的时候所写的颂扬红军长征的壮丽诗篇。
【赏析】
这首诗以极雄浑的革命气魄,写出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伟大战斗历程,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险阻,越过万水千山是平平常常的事。诗人高度概括了万里长征的艰难,开篇树起了红军的英雄形象。“万水千山”是长征途中一切困难的高度浓缩:有恶劣的自然环境,有敌人的围追堵截,还有来自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和分裂主义的干扰破坏,面对千难万险,红军等闲视之。“等闲”描述了红军蔑视敌人、克服困难、勇子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显示了红军的豪情壮志。这两句诗揭示了主题,为下面几个典型的长征事例作好了铺垫。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连绵起伏,在红军看来,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脚下,只不过是滚动着的小泥团。紧承首联,用五岭、乌蒙代表“千山”。这两句诗通过写山来突出红军的英雄气概,明是写山,实是写人。用“逶迤”修饰“五岭”,用“磅礴”修饰“乌蒙”,说明山的高峻、雄伟,突出远征之“难”;接着是“腾细浪”、“走泥丸”,一个“腾”字,一个“走”字,展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风貌,“细浪”、“泥丸”则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红军蔑视一切困难的宏伟气魄。诗人在这里采用了反向的比拟手法,一方面,五岭、乌蒙这些大山的确是逶迤磅礴,但另一方面,在红军眼中,这些大山只不过是跳动的细浪、滚动的泥丸,如此的渺小,这强烈的反差对比,烘托了红军天下无敌的高大形象,讴歌了一种时代精神,一种民族精神。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汹涌的波浪激打着悬崖陡壁,热气逼人,大渡河的铁索桥腾空高悬,左右晃动,令人不寒而栗。这里用红军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的战例歌颂了红军大无畏的精神。金沙江和大渡河代表首联中的“万水”。一个“暖”字不但写出了金沙江当时的气候条件,更表达了红军渡江后的胜利豪情和欢腾喜悦的景象。“大渡桥横铁索寒”则集中反映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场面,“大渡桥横”写出了泸定桥重要的地理位置和险要的形势,一个“寒”字,既真实地反映了铁桥高悬于湍急的大江之上惊险万分的气势,又反映了当时情况的危急,想到石达开当年在大渡河全军覆灭的厄运,怎能不令人胆寒!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红军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气壮山河的革命豪情令人惊叹,我们仿佛又听见大渡河翻滚的波涛声,仿佛又看见红军冒着敌人的弹雨、攀着铁索前进的壮举。这两句诗是在写景,但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感慨,满含了诗人对英雄红军所向披靡的自豪和赞誉。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英雄的红军特别喜爱岷山的千里积雪,全体红军通过这座大山后,个个喜笑颜开,充满了胜利的欢欣。结尾这两句诗写了长征的最后历程,表现了红军振奋的精神和诗人畅快的心境,以欢笑作结。“更喜”和“尽开颜”同“不怕”、“等闲”首尾呼应,描写了红军对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突出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岷山千里雪”表现了深远的意蕴,岷山雪景的高洁、明净难道不正是英雄红军不朽形象的真实写照吗!抗日的新高潮即将到来,红军群情振奋,准备迎接新的更为艰巨的战斗任务,此时的岷山,是革命的一个新起点,象征着无限光明的革命前景。以此结束全诗,寓意深刻,振奋人心。
这首七律采用史诗般的笔法,于轻快流畅的节奏中叙写了红军一年来历经的艰险征途,将胜利的喜悦之情和自豪感寄寓在轻松的叙事之中。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结合全诗定下了豪放、激越的基调。接下来行云流水般地叙述了红军在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长征途中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英雄业绩,表现出诗人其乐无穷的博大胸襟,同时也是对首联的注释。全诗大气磅礴,叙事流畅、轻快,而诗人强烈的感情则跳动在“不怕”、“只等闲”、“更喜”、“尽开颜”等字里行间。
本诗中颔联和颈联既用了反衬手法,又是十分工整的对偶句。“细浪”反衬“五岭逶迤”,“泥丸”反衬“乌蒙磅礴”,“更喜”反衬“岷山千里雪”,都是表达险途如坦途的意思。这种反衬手法更加突出了红军将士乐观、勇敢的非凡品质。同时,颔联和颈联又对仗工整。颔联中“五岭”对“乌蒙”,都是山名,即名词,“逶迤”对“磅礴”,都是形容词,“腾细浪”对“走泥丸”,都是动宾词组。此联写红军将士面对高山险境等闲视之的态度。颈联中“金沙”对“大渡”,都是河名,即名词,“水拍”对“桥横”,都是主谓词组,“云崖暖”对“铁索寒”,也是主谓词组,且“暖”对“寒”,意义相反,词性相同,均是形容词,十分工整。此联既写景,又言情。毛泽东在给陈毅的信中说“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表明诗人严肃的创作态度,而这首七律正是诗人精心创作的杰作,无论是在艺术形式上还是在诗的意境、气势上都堪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