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天下轻於身,而士以身为人。以身为人者,如此其重也,而人不知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264  浏览:

【原文】
    天下轻於身,而士以身为人。以身为人者,如此其重也,而人不知,以奚道相得?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豫让①、公孙弘②是矣。当是时也,智伯、孟尝君知之矣。世之人主,得地百里则喜,四境皆贺;得士则不喜,不知相贺:不通乎轻重也。汤、武,千乘也,而士皆归之。桀、纣,天子也,而士皆去之。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自此观之,尊贵富大不足以来士矣,必自知之然后可。豫让之友谓豫让曰:“子之行何其惑也?子尝事范氏、中行氏,诸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至於智氏,而子必为之报,何故?”豫让曰:“我将告子其故。范氏、中行氏,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而时使我与千人共其养,是众人畜我也。夫众人畜我者,我亦众人事之。至於智氏则不然,出则乘我以车,入则足我以养,众人广朝,而必加礼於吾所,是国士畜我也。夫国士畜我者,我亦国士事之。”豫让,国士也,而犹以人之於己也为念,又况於中人乎?孟尝君为从③,公孙弘谓孟尝君曰:“君不若使人西观秦王。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何暇从以难之?意者秦王不肖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也。”孟尝君曰:“善。愿因请公往矣。”公孙弘敬诺,以车十乘之秦。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以观公孙弘。公孙弘见昭王,昭王曰:“薛之地小大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昭王笑曰:“寡人之国,地数千里,犹未敢以有难也。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以难寡人犹可乎?”公孙弘对曰:“孟尝君好士,大王不好士。”昭王曰:“孟尝君之好士何如?”公孙弘对曰:“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意则不惭为人君,不得意则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能治可为管、商之师,说义听行,其能致主霸王,如此者五人。万乘之严主辱其使者,退而自刎也,必以其血污其衣,有如臣者七人。”昭王笑而谢焉,曰:“客胡为若此?寡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谨谕寡人之意也。”公孙弘敬诺。公孙弘可谓不侵④矣。昭王,大王也;孟尝君,千乘也。立千乘之义而不可凌,可谓士矣。(选自《吕氏春秋·不侵》)
    【注】①豫让:春秋时晋国贵族智伯的家臣。②公孙弘:齐国孟尝君的家臣。③从:通“纵”,即合纵,六国联合对抗秦国的策略。④不侵:不可侵侮。?

【问题和参考答案】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汤、武,千乘也,而士皆归之    归:归附?
    B.至於智氏,而子必为之报    报:报答?
    C.立千乘之义而不可凌    凌:凌辱?
    D.而因欲以难寡人犹可乎    难:与……作对?
    答案B?
    2.文中“而欲丑之以辞”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故以羊易之?
    C.敛赀财以送其行?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答案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当时的君主,只重视得到物质方面的利益,一旦得到土地就高兴,但他们却轻视人才,即使得到了士人,也并不因此高兴,不知道互相庆贺,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孰轻孰重。?
    B.孟尝君主张合纵,公孙弘建议先去观察秦王是否是个能称帝的君王,如果是个庸君,再合纵也不迟,孟尝君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C.范氏、中行氏被灭掉以后,作为其门下的豫让并没有采取行动,他的朋友不解,豫让解释说是众人养活他的。
    D.公孙弘出使秦国,秦王准备用话来羞辱他,以观察公孙弘的反应。公孙弘义正词严,树立千乘之国的威严,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士人。
    答案C?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豫让、公孙弘是矣。
    译文:
    (2)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
    译文:
    (3)寡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谨谕寡人之意也。
    译文:
    答案(1)所以士人才会竭力尽智,用直言相谏,而不避祸患。豫让、公孙弘就是这样的。(“争”,进谏;“辞”,避免;“是”,这样。)
    (2)我寒冷的时候却不给我衣服穿,我饥饿的时候却不给我食物吃。(“衣”“食”做的词;“不我衣”“不我食”
    宾语前置。)
    (3)我同孟尝君很友好,希望您一定小心地向孟尝君表明我的心意。(“善”做动词,“与”友好;“谕”,“表明”;补充出“向孟尝君”。)
    【参考译文】?
    虽然天下比不上人的生命宝贵,然而士人愿为别人而献身。为他人而献身的人,是这样的可贵啊,但不被他人了解,用什么方法使他们彼此融洽呢?贤君定要亲自了解士人,所以士人才会竭力尽智,用直言相谏,而不避祸患。豫让、公孙弘就是这样的。在那时,智伯、孟尝君能了解他们。世上的君主,得到方圆百里的土地就高兴,四方的人都来庆贺;但他们得到了士人,却不因此高兴,不知道互相庆贺:这是不知道孰轻孰重啊。商汤、周武,是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君,然而士人都归附于他。夏桀、商纣,是大国天子,然而士人都离他而去。孔子、墨子,都是平民百姓,万辆战车的国君、千辆战车的君王,(却)不能同他们争士人。由此看来,尊贵、富有、力量强大不足以拿来使士人归附,君王一定要自己知道这个道理然后才可以使士人归附。豫让的朋友对豫让说:“你的行为是多么让人迷惑啊,你曾经侍奉范氏、中行氏,诸侯灭掉他们后,然而你并不为他们报仇;到了智氏,你却一定要为他报仇,什么原因?”豫让说:“我将告诉你其中的缘故。范氏、中行氏,我寒冷的时候却不给我衣服穿,我饥饿的时候却不给我食物吃,而且当时把我与众人一起供养,(他们)像对待一般人一样畜养我。像对待一般人一样畜养我的,我也就像一般人一样侍奉他。到了智氏那里却不是这样,要出去就把车给我乘,在家里就丰厚地供养我,广众之下,一定要对我施加礼遇,这是用对待国士一样的礼遇来畜养我。像对待国士一样畜养我的,我也要像国士一样侍奉他。”豫让,是个国士啊,却还有拿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作为自己行为准则的想法,又何况是中等的人呢?孟尝君倡导合纵,公孙弘对孟尝君说:“您不如派人去秦国观察秦王。如果秦王是个能称帝的君王,您恐怕要成为他的臣子都还不可能,哪里顾得上用合纵策略和他对抗呢?如果秦王是个平庸的君主,您(再)用合纵策略跟他对抗也还不迟。”孟尝君说:“好,我就请您去一趟吧。”公孙弘答应了,带着十辆车子到了秦国。秦昭王听说后,就准备用话来羞辱公孙弘,以观察他的反应。公孙弘拜见了秦昭王,昭王说:“孟尝君的薛地有多大呀?”公孙弘说:“百里。”昭王笑着说:“我的国家,土地纵横几千里,还不敢凭此与人作对。如今孟尝君的土地方圆不过百里,就要凭这与我作对,能行吗?”公孙弘回答说:“孟尝君喜好士人,您不喜好士人。”昭王说:“孟尝君怎样喜好士人呢?”公孙弘回答说:“坚持做人的准则、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为友,得意时不愧做人君,不得意时不肯做人臣,像这样的人有三个。善于治理天下,可以做管仲、商鞅的老师,其主张如果能被采纳奉行,能使君主称王称霸,像这样的人有五个。拥有万辆战车的雄君,侮辱了使者,使者退而自杀,也定能血溅王衣,就像我这样的人有七个。”昭王笑着道歉说:“客人何必这样呢?我同孟尝君很友好,希望您一定小心地向孟尝君表明我的心意。”公孙弘答应了。公孙弘可说是不可侮辱的人了。秦昭王,是大国的君王;孟尝君,是只有千辆战车的诸侯。公孙弘树立千乘之国的威严而使其不受大国的侮辱,可称得上是个士人呀。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
  • 下一篇:天子重言
  • 【推荐文章】

  • 文天祥

    【原文】 文天祥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

    【原文】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

  • 孙膑

    【原文】 孙膑 膑生阿、鄄之间,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

  • 王茂,字休远,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

    【原文】 王茂,字休远,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父天生,宋末为列将,以勋至...

  • 丰乐亭记

    【原文】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

  • 论琴

    【原文】 论琴 高濂 ①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故《记》曰君子无故...

  • 【最新文章】

  • 游虞山记
  • 指喻
  • 治安策
  • 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孔子曰:“奢则不孙,
  • 温甫六弟左右:五月廿九、六月初一、连接弟三
  • 文天祥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①
  •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
  • 孙膑
  • 王茂,字休远,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
  • 韩休,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
  • 韩延寿
  • 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人,徙开封之雍丘
  • 苏氏文集序
  •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