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吾庐记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清·魏禧  文章ID:30339  浏览:

【原文】
    吾庐记
    清·魏禧
    季子礼,既倦于游——南极琼海,北抵燕,于是作屋于勺庭之左肩,曰:“此真吾庐矣!”名曰吾庐。
    庐于翠微址最高,群山宫之,平畴崇田,参错其下,目之所周,大约数十里,故视勺庭为胜焉。于是高下其径,折而三之。松鸣于屋上,桃、李、梅、梨、梧桐、桂、辛夷之华,荫于径下,架曲直之木为槛,垩以蜃灰,光耀林木。
    客曰:“斗绝之山,取蔽风雨足矣。季子举债而饰之,非也。”或曰:“其少衰乎!其将怀安也。”
    方季子之南游也,驱车瘴癞之乡,蹈不测之波,去朋友,独身无所事事,而之琼海,至则飓风夜发屋,卧星露之下。兵变者再,索人而杀之,金铁鸣于堂户,尸交于衢,流血沟渎。客或以闻诸家。家人忧恐泣下,余谈笑饮食自若也。及其北游山东,方大饥,饥民十百为群,煮人肉而食。千里之地,草绝根,树无青皮。家人闻之,益忧恐,而季子竟至燕。
    客有让余者曰:“子之兄弟一身矣,又唯子言之从。今季子好举债游,往往无故冲危难,冒险阻,而子不禁,何也?”余笑曰:“吾固知季子之无死也。吾之视季之举债冒险危而游,与举债而饰其庐,一也。且夫人各以得行其志为适。终身守闺门之内,选耎趑趄,盖井而观,腰舟而渡,遇三尺之沟,则色变不敢跳越,若是者,吾不强之适江湖。好极山川之奇,求朋友,揽风土之变,视客死如家,死乱如死病,江湖之死如衽席,若是者,吾不强使守其家。孔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夫若是者,吾所不能而子弟能之,其志且乐为之,而吾何暇禁!”
    季子为余言,渡海时舟中人眩怖不敢起,独起视海中月,作《乘月渡海歌》一首;兵变,阖而坐,作《海南道中诗》三十首。余乃笑吾幸不忧恐泣下也。
    庐既成,易堂诸子,自伯兄而下皆有诗,四方之士闻者,咸以诗来会,而余为之记。
    注释:魏禧(1624—1680)字冰叔,号裕斋,又号勺庭,宁都人。与兄魏祥、弟魏礼(字和公,号季子)皆有文名,时称“宁都三魏”,而禧为最。明亡,绝意仕进。康熙十八年征为博学鸿词,不就。遂隐居翠微峰,讲学易堂,为“易堂九子”之首。

【问题】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视勺庭为胜焉    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
    B.其将怀安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客或以闻诸家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D.又唯子言之从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9、对下列词语在文中含义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盖井而观:盖住井口观天,喻眼光闭塞。
    B.腰舟而渡:腰间系着葫芦渡水,喻做事过慎。
    C.高下其径:随地势高下为路。
    D.志士不忘在沟壑:指显贵后不忘微贱患难的时候。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评析有错的一项是
    A.作者借为其弟魏礼筑吾庐作记,写魏礼之为人,突出魏礼冒险危而远游的性情。文章叙议交错,转换自然。无论状物写景,叙事记人,都显得摇曳生姿,意味无穷。
    B.作者从吾庐爽朗优美的环境入手,引出对弟弟外出远游和归山隐居两种看上去矛盾的行为的议论,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应该有自己的抱负,并且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愿望为志趣。
    C.作者对其弟“举债冒险危而游”的行为并不赞赏,认为季子礼“南极琼海,北抵燕”,“冲危难,冒险阻”只是“得行其志为适”,但人各有志,不应强求。
    D.“人间最苦是飘零”是安土重迁的中国人之基本文化共识。然而,明遗民之于漂泊和云游似乎心存痴迷,“客死如家”,“江湖之死如衽席”的说法流露出作者的复杂心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以下题目请做在答卷纸上。
    四、(23分)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分)
    (1)家人闻之,益忧恐,而季子竟至燕。(3分)
    (2)好极山川之奇,求朋友,揽风土之变,视客死如家,死乱如死病,江湖之死如衽席,若是者,吾不强使守其家。(6分)

【参考答案】
    8-10.BDC
    11.(1)喜欢游遍奇山异水,寻求良朋好友,收集(历览)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把死在外地看作与死在家里一样,死于祸乱如死于疾病一样,死在江湖野地如死在床席之上一样,如果是这样的人,我是不会强迫他死守在家里的。
    (2)我听到世人说,诗人很少显达而多不得志。难道是这样吗?大概世间的流传的诗多是古代不得志者的言辞。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吴佑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佑年十二,随从
  • 下一篇:五丁开山
  • 【推荐文章】

  • 游黄山记

    【原文】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

  • 陈宠

    【原文】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

  • 刘行

    【原文】 刘行 刘行本起家梁武陵王国常侍。遇萧脩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璠归周,寓居新...

  • 报刘一丈书

    【原文】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浣花溪记

    浣花溪记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

  • 【最新文章】

  • 常衮,京兆人。性狷洁,不妄交游。由太子正字
  •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也。汉太尉
  •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霸少学律令,喜为
  •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微。居近学
  • 宋必达,字其在,湖北黄州人。顺治八年进士,
  •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
  • 宋讷,字仲敏,滑人。父寿卿,元侍御史。讷性
  • 悠然亭记
  • 游东山记
  • 游黄山记
  • 张逸
  • 张禹字伯达,赵国襄人也。禹性笃厚节俭。父卒
  • 张元
  • 羊续
  •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其先七世二千石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