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儿童观对待和培养孩子
作者:未知 文章ID:39763 浏览:
综上所述,父母应该把孩子视作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那么父母平时应该怎样用现代儿童观对待孩子并把他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呢?
(1)要用心体察、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既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独立的个体就有他自己本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有他独立的需求和愿望。孩子又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在他每个发展阶段又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作为父母绝不能把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当作孩子的需求和愿望。鲁迅说:“往昔的欧人对孩子的误解,是以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
鲁迅很早就一言中的地指出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在现代的中国仍然普遍存在。家庭教育中的一切问题,其根源都是父母不能用心体察、理解孩子的需求,一味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所造成的;尽管如此,孩子仍然通过各种途径,顽强地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一个孩子通过给妈妈的一封倍,表达了他要独立的愿望:
一个叫孙勇的孩子希望母亲给儿子自己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亲爱的妈妈:虽然,我和您朝夕相处,但是还有许多埋在心里的话想对您说。
妈妈,也许是因为您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的缘故吧,从幼儿园到初中,无论大事、小事都是您替我安排好了的,从来都是‘你该怎么样’,而不是我怎么想。”
那天晚上,小姨心血来潮,突然问我:“孙勇你今后是学文还是学理?”“这还用问?”您抢先答道:“当然是学文科!”如此之“当然!”我忍不住顶了一句:“我想念理科!”您一听,急得直摇头:“不行,不行,这怎么行?应该念文科!”“可是,我喜欢理科呀!”“喜欢?理科有什么用?只有学文科,才有前途,懂吧?不要任性,我们还不是为你好?我们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哩!”
妈妈呦妈妈,您这是世俗的偏见呀!我们的国家不仅需要文科人才,同样也需要理科人才,学文学理都一样有前途呀,妈妈!
妈妈,请听我说,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志趣。我想去闯一条自己的路,即使路上布满荆棘。妈妈,您能理解,支持我吗?
妈妈,我的好妈妈,请不要为我担忧,我会长大的,我已经长大了!
(2)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人与人之间,经常需要思想上、感情上的平等交流,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即使是刚刚学步的孩子,也都有这种渴求。
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首先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与孩子谈话的姿态,而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一个3岁的小女孩很愿意与隔壁邻居的叔叔交朋友,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讲,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父亲讲,原因在于,这位叔叔跟她讲话时是蹲着的,与她一样高,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尊重,他们的关系是平起平坐的,而爸爸跟她讲话时,是居高临下的,无论站着,坐着都比她高。父母如与孩子谈话时是居高临下,孩子就会感到一种压迫感,心里话就不愿意跟父母讲,而父母这时能蹲下,跟孩子是平起平坐,孩子就一下拉近了与父母的距离,心里话便愿意向父母倾述。
其次,父母跟孩子讲话应该是协商式的,要和颜悦色,避免用命令、训导式的口气。有些父母就是平时对朝夕相处的孩子,虽倾心关爱,但与其谈话的内容仍离不开“训导”这根轴心。在某市一份叫小学生回答的问卷题中,在回答“妈妈每天对你说什么”这道题时,绝大多数孩子的回答是:今天在校乖吗?功课做完了吗?
这对孩子不公。孩子需要适时训导,但需要的并非只有这些,父母、老师在孩子面前,是长者形象,孩子要尊敬师长,但现实中尊重孩子的师长并不太多。这种单向的爱,无形中使孩子永远处在附属地位,这种“问答式”的谈话渐渐形成了彼此间思想上的代沟,而一些家长却误把孩子“缺少思想见解”当作“乖”,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为什么父母就不能与孩子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互尊互爱呢?为什么大人不能与孩子“一般见识”呢?为什么我们有困难时,就不能得到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呢?这是因为有些父母为孩子尽义务的思想太少,而做家长的权利思想太多,所以鲁迅说:“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应有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史蒂文说:“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家长舍得拿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
孩子需要的不仅是关心和教育,他们更需要友谊和尊重。当我们像面对知心朋友一样,向孩子请教一个问题,与孩子商量决定一件事时,可以想象他一定是非常兴奋的。因为他感到自己存在的重要,他尝到了平等相处的甜头。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伙伴、交心的朋友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教育专家就是这样处理他和孩子的关系的。他说,他和儿子的关系:10%是父亲;90%是朋友,儿子可以常常拍父母的肩。正因为他和儿子经常有着朋友式的交谈和沟通,儿子成了重点中学的高材生。这位专家说,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家长只有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沟通,才会对孩子有影响力。
(3)认可并尊重孩子应有的权力。中国的父母因长期受封建社会儿童观的影响,常常无视儿童应有的权利,因而经常发生一些侵犯儿童权利的事情。因此,要真正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首先要从内心认可孩子应该享有的权利,并切实尊重孩子的权利。
一位初中生在他的房门外贴了一张条子:“早上7:15之前,不得人内;晚上7:00至10:00不得干扰;进门前,请敲门;进屋后,不得翻动任何东西”(只差“违者必究”四个字了)。有位成人见了这张条子,著文评论道:“平心而论,再豁达大度,风趣洒脱的父母倘抬头瞧见孩子房门上犹如‘通牒’般的这份‘告示’,恐怕都难以笑出声来,幽它一默的。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原指望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幽静的学习环境,却始料未及,竞被孩子拒之门外,无怪乎有家长要痛苦地感叹:对孩子的控制权将旁落!”然而,这是在错误的儿童观支配下发出的错误的感叹。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就应该享有人的各种权利。
孩子有自由尊严地生活而不受体罚和精神折磨等虐待的权利。1990年由Unicef牵头召开的一个国际会议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有170多个国家签署承诺。儿童优先,保护儿童的原则是被各国首脑严肃承诺的。国际上还有一个专门的专家委员会定时审查公约签署国政府对公约执行的情况。公约规定了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其中包括儿童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并特别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虐待儿童,体罚和精神折磨都不允许。在西方国家,通常在家庭中对儿童实施虐待的往往是父亲。如果是体罚或性别方面的明显虐待,会递交法院审理。如果父母都参与了虐待孩子,这儿童就会被领养,离开这个家庭,只要有实例证明儿童在家中受虐待或父母疏于照顾并及时提出报告,父母就会受到法律制裁。
一般社会中会有三个人群组有权举报儿童受虐情况:一是邻居,邻居是儿童家庭生活的观察者,是可以看到一切的人;二是老师,老师通过日常观察孩子的身体是否有伤、心理是否有问题及延伸是否悲哀恐惧,都可以得知孩子在家里是否受虐;三是社区中的医生、护士和社区工作者,他们可以在出诊、医疗或社区服务中发现并了解孩子是否受虐。当然,其他家庭成员之外的成人都有保护儿童的义务,都有权举报儿童受虐情况,也可以通过专门机构的资格审查来申请监护或收养孩子。
保障孩子不受虐待,所有成年人都有责任,任何人都可以举报。只要事实充分,警察就会来调查,法院就会过问。中国已经庄严地在《儿童权利公约》上签了字,但在国内还没有像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那样有周密而详尽的法律保护儿童不受虐待的权利,不少可怜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棍棒下惨叫,在日益与世界接轨、大步迈向现代化的中国再也不能容这种封建的野蛮的家庭教育手段再继续下去。
孩子有自由选择自己前途的权利。中国的不少父母常常无视孩子的这个权利,而把自己设计好的蓝图强加在孩子头上,结果自己给自己酿造了一杯杯苦酒。最近中央电视台“真情”节目播放了这样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从小就喜爱哲学,但母亲认为,学哲学将来不易找工作而横加干涉,在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因实在不喜欢其他科目,考了一天就拒考回家,母亲认为他有精神病,就强迫他进了精神病院,出院后,他仍矢志研究哲学,并立志要考哲学系,但其母亲没有吸取教训,仍然极力劝他报考其他专业,这个孩子很孝顺,违心地报考了一个大学的建筑专业并被录取了,他勉强学了两年,到第三年时,他再也坚持不了了,给父母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了,父母苦苦找了7年,但至今音讯全无,至此,母亲泪流满面,悔恨万分。
(4)培养儿童的独立性。现代的儿童观既然把孩子视作独立、平等的个体,在教育实践上,就应该力求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独立自主的人。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父母首先要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去实践。孩子都有着探索并战胜周边事物的与生俱来的天赋,有着实实在在的渴望学习新本领的饥饿感。但他们初次的行动常常是笨拙的、不正确的。当一个充满活力的幼儿第一次对母亲说“让我来做吧!”的时候,母亲却在孩子的笨拙与自己的一步到位之间选择了自己把事情快快干完。因此,常常以这样的话打发他们:“不行,你太小,等你长大了”“去别处玩吧,乖,别碍事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我们想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了”的时候,他们却已习惯于“到别处去玩”,懒得“碍事”了。
该松手时便松手,其实是一种独到、高超的家庭教育艺术。舒乙先生在忆及老舍当年对他的教育时曾写到:“他很爱带我去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只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从不拉我的手,也不和我说话。”那年舒乙才8岁,但老舍已经“松手”,让孩子自己用眼、用心去观察这个世界。舒乙说:“直到现在,一闭眼,我还能看见那双歪歪的鞋跟。不必担心,不必说话,我却能知道整个世界。”从中我们大抵可以感悟到,“该松手时便松手”是如何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放手让孩子去做事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些文明国家普遍的家庭教育原则。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不仅要放手,而且还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专家们提出了十种方法:
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静;
给他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他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给他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给他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他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5)用挫折、艰难磨炼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在许多家庭里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妈妈,我要喝水!”“别急,妈妈这就给你去倒”“爸爸,这道数学题我不会做”“别急,爸爸马上就教你做”“妈妈,我今天上学觉得很累”“别急,从明天起让你爸爸骑车子送你,接你!”……类似这种“关怀备至”、“包办代替”的父母比比皆是。众多的家庭中,孩子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很少尝到困难、挫折的滋味,其实这并不是好事。一些调查资料表明:当今怯懦、怕吃苦和娇气的儿童数量显著增多,这与他们的生活过于优越、依赖有关。
有人对几十个逆境中创业的美国卓有成就的企业家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他们之所以具有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这与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竞争意识和勇于吃苦是分不开的。
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孩子缺乏的正是这些,许多年轻的父母还不甚懂得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困难,没有困难的存在,或不敢迎接困难的挑战,就不会有坚强意志的形成和发展,意志薄弱者是很难成材的。有见识的父母就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孩子制造和设置一些困难。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孩子的生命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砥石’”,为了使孩子生命的“刀”更锋利些,应该坚决摆脱上述“过保护”的教育方式。我们应教育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的磨炼,让这些雏鹰早日搏击长空。
老虎的雄壮是在努力向自己能力极限挑战时养成的。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战胜困难时,才能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力量前进”的可贵。因此,家长应显示“你能行”的态度,即使孩子的起步收效甚微,也应该相信,随着更多的锻炼,认真地持之以恒,他们一定会养成老虎般雄壮的品格。
在这方面日本做得最好。一位中国妇女去日本探亲,她住在东京附近的神奈川,一次她看见邻家1岁左右的孩子在三级台阶高的平台上玩耍,她觉得危险,就对站在旁边的母亲说:“这样不会出问题吗?”话音刚落,孩子已从平台最高台阶上滑下。她急忙上前,想扶起小孩,孩子的母亲却笑着阻拦说:“没关系,让他练习练习”说着朝小孩大声吆喝:“勇敢点,自己爬起来!”那小男孩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挣扎着爬起来,又朝平台走去……日本教育之先进,果如其闻。日本家庭一般都有小车,但他们几乎没有用小车接送子女上学的,小学生大多是背着书包,结伴而行。他们从小就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反对对孩子“过保护”。,他们常说,我们是能源贫乏国,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努力,要对孩子进行失败教育,使他们在失败中学会本领,将来,才能自食其力。因此,日本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拼搏的顽强性格。
从小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孩子将来的成功有着巨大的影响。美国曾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各国文学家进行过一次专门的调查,发现他们半数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都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茁壮成长的。
(6)再富不能富孩子。这是许多西方富翁的一个家庭教育原则。
菲尔德掌管着全美著名的亚特兰大快餐经销店,其年营业额达数亿美元,但他对子女却异常苛刻“小气”,每到寒暑假,要求子女到各地的餐厅去打工,以挣钱“糊口”,维持生计。此做法在如今已经富裕了的一些家长来看,似乎大可不必。殊不知,正是这种别出心裁的磨难教育,使子女从小培养了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成年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强者的姿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一位在中国度假的加拿大富翁,接到上中学的女儿打来的越洋电话,问能否到银行支取零用钱,这位平时一掷千金的父亲却不假思索地对女儿说:“零用钱可以通过做杂活,如投递报纸的方法自行解决。”
但中国的一些父母缺少这样的理念。有些父母尽管自己经济不富有,但对孩子却大把大把给零用钱。殊不知,这恰恰是害了孩子。在某省有个收费不菲的外语学校,学生都是有钱人的孩子,他们在学校里不是比谁的学习好,而是比谁家更阔。甚至在洗澡排队时,也要按谁家老子赚的钱多少来排次序。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给他自己及社会带来什么。